李宁签下NBA球星处子约 中国品牌历史跨越
据了解,这些NBA球员所到之处,吸引了众多粉丝,大家的热情甚至让那些见惯了大场面的球星都感到震撼。球星对品牌的推动作用可见一斑。
热衷NBA中国品牌的集体奋战
中国企业如此热衷NBA市场,其目的绝非仅在于几个代言人而已。代言人的背后是对海外市场的奋力开拓。
近几年,中国的球鞋已经逐渐向NBA市场进军,也得到了NBA一定的认可,签下了一些球星代言。李宁,安踏和匹克这三家国内最有实力的企业,每年都会大手笔签约一些NBA球星。
现在,除了新签约的特纳之外,沙克·奥尼尔、拜伦·戴维斯、何塞·卡尔德隆和哈辛·塔比特等NBA球星都是李宁大家族的成员。而安踏,也从ADIDAS手中夺下了凯文·加内特,还有之前已经签下的斯科拉以及已经退役的弗朗西斯,安踏在NBA的投入也不断增多。另一个晋江品牌匹克,在NBA市场上更是不惜血本,他们曾在两个月前高调宣布,继去年11月成功签下休斯敦火箭的卡尔·兰德里和明尼苏达森林狼队的凯文·勒夫之后,与匹克签约的NBA球星已达12位。匹克总裁许志华表示,还将继续寻找更多的NBA球星签约。
2010年的夏天,NBA球星扎堆赶赴中国淘金的场面成为了一道独特而靓丽的风景线。
而在这道风景线的背后是国内诸多运动品牌的巨资付出。有人曾经粗略估算过,NBA球星今夏在中国至少卷走6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07亿元)。
签约NBA球星,实力是关键。
作为目前国内体育品牌的龙头企业,2009年李宁的广告及市场推广开支更是占到了其收入的15.4%。2009年李宁的总收入达到了83亿元,按照这个比例计算,李宁的广告费用高达12.91亿元。
2010年初,安踏对外公布公司2009财年年报,同时透露公司在广告和宣传投资上的动向。按照其2009年财报中公布的58亿人民币的营业额来计算,安踏在2009年的广告及宣传开支仍然达到了7.46亿。而按安踏2010年的广告推广规划来看,2010年的推广费用将会更加不菲。
同样是走NBA路线的匹克,去年9月底在香港上市之后也加大了对于广告营销的投入,其广告和推广费用占收入的百分比在近几年间也是逐年上涨,从2006年的6%上升至2009年的11.3%。
仅2009年最后一个季度,匹克在媒体广告、品牌推广及营销活动上的投入就达到了1.162亿元。
按照这些公司的发展情况来看,2010年的广告营销费用将只多不少。有了强大的资金后盾,中国品牌的NBA之路才会行走得如此风生水起。
中国企业如此热衷NBA市场,其目的绝非仅在于几个代言人。国际化的背后是对海外市场的奋力开拓。
以李宁为例,早在1999年,李宁就提出国际化发展战略,当年即组团参加了ISPO体育用品博览会,准备征战欧洲市场。2000年6月,李宁夺得法国体操队的装备赞助权,随后,又在西班牙、希腊、法国等9个欧洲国家拓展了自己的特许经销商。到2004年,李宁产品已在23个国家和地区销售。虽然目前李宁在海外市场的销售还只占很少的一部分,但成为国际化品牌的决心,让人们看到了这个品牌的希望。
在国内,安踏和匹克也早已开始了国际化的进程,安踏签约中国奥委会,亮相温哥华冬奥会以及未来的伦敦奥运会,匹克则一如既往地侧重NBA营销。
近年来中国体育品牌的努力是所有人都有目共睹的,李宁、安踏、特步等公司先后在香港上市,随着实力的增强,公司所选择的品牌代言人名气也越来越大。特别是姚明、易建联等中国球星将NBA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越带越大,中国民族体育品牌在NBA赛场也有了越来越多的露脸机会。安踏总裁丁世忠的一句话也许可以代表这些中国民企不断向NBA渗透的决心,他说:“与资金雄厚的国际品牌竞争,我们要不惜天价。”
品牌升级签约背后的实力支撑
随着实力的增长,李宁在选择体育赛事、赞助运动团体以及签约代言人方面,正逐渐向着主流化、实力型不断迈进。这是品牌发展的必然,同样也是实力提升的表现。
中国品牌对海外市场的热情,很大程度上源于自身品牌提升的需要。
根据李宁最新公布的上半年年报显示,今年上半李宁实现营业收入45.05亿元,同比增长11.2%,而ADIDAS大中国区市场的收入为34.6亿人民币,同比下降16%,李宁在国内的销售再次超越ADIDAS。
从2007年开始,李宁开始了3年多的品牌重塑。一系列举措帮助该品牌在激烈竞争中成为最终的胜者,为行业发展趋势树立了鲜明的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