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保暖内衣纤维含量检测常见问题浅析
生意社11月1日讯 针织保暖内衣的纤维含量作为其质量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纤维含量的种类和多少直接影响到整个内衣的性能和销售价格,所以无论是商家还是消费者都十分关注。但是生产厂家经常发现针织保暖内衣的最初设计投料的纤维含量与纺织检测机构实际测出的纤维含量存在一些差异,本文结合具体产品对针织保暖内衣纤维含量检测中出现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1氨纶产品定量分析偏差问题
氨纶在保暖内衣的应用中十分广泛,它可以赋予保暖内衣更好的穿着性和舒适性,达到美体塑形和保暖功能于一体。在对含有氨纶的保暖内衣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通过不同的检测方法测定的氨纶含量差异很大,由此引起的纠纷时有发生。
常用于检测氨纶产品纤维含量的方法有拆分法和化学法。
①拆分法
即手工将氨纶与纤维分开。在没有进行预处理的情况下,非纤维性物质会粘附在纤维上,因此在求氨纶含量的真值时,需在试样总含量中减去非纤维性物质的含量。拆分法的氨纶含量真值的计算公式为:
(1)
式中,Z为拆分法氨纶含量真值;
S为拆分法氨纶含量测量值;
T为非纤维性物质的百分含量。
拆分法氨纶含量真值与测量值的偏差计算公式为:
(2)
式中,B为拆分法氨纶含量真值与测量值的偏差。
②化学溶解法
即选择适当的试剂溶解去除氨纶,将不溶的纤维烘干、称重,从而计算出各组分纤维含量的百分含量。根据上述定义,非纤维性物质随氨纶一起溶解,成为氨纶的一部分,因此在求氨纶含量的真值时,需将非纤维性物质从氨纶的百分含量中减去。化学溶解法氨纶含量真值的计算公式为:
(3)
式中,Z为化学溶解法氨纶含量真值;
S为化学溶解法氨纶含量测量值;
T为非纤维性物质的百分含量。
化学溶解法氨纶含量真值与测量值的偏差计算公式为:
(4)
式中,B为化学溶解法氨纶含量真值与测量值的偏差。
由公式(1)和(3)可知:两种检测方法得出的氨纶含量与氨纶含量真值之间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偏差。偏差的大小取决于非纤维物质的含量,故在氨纶产品的检测中如能去除非纤维物质将会大大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但是在实际检测中,我们通常不对试样进行预处理。所以对于同一氨纶产品采用拆分法和化学溶解法得到的氨纶含量是不同的,一般化学溶解法得出的氨纶含量要高于拆分法得出的氨纶含量,这是因为化学溶解法中氨纶含量包括了非纤维物质的含量。但是对于带有涂层的氨纶产品,由于涂层在化学试剂中溶解性不同,所以非纤维物质的含量也就有所变化,此时的氨纶含量,拆分法和化学溶解法的氨纶含量高低没有固定的规律,要视涂层的具体情况而定。或者去除涂层然后再进行氨纶含量的检测,这样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