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揭秘棉花紧缺背后的市场怪圈


http://www.texnet.com.cn  2010-11-02 08:44:00  来源:东方今报 收藏

  ▲▲种植面积下降,棉农收益反而降低

  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显示,2009年我国棉花种植面积下降至7769万亩,同比下降12.5%,为2003年以来最低水平。

  河南也是如此。作为全国棉花的主产区之一,全省棉花种植面积最多时曾超过1000万亩。河南省棉花协会在今年的实地调研中发现,除了在南阳看到大规模的棉花外,其他地方很少看到。官方公布的种植面积有600万亩,实际上可能连400万亩都没有了。

  开封县一位姓赵的农民说,他家今年种了不到九分地的棉花,还是为了春节给儿子娶媳妇用的。“种棉花可麻烦了,俺就种这一点,还嫌麻烦呢,还是种麦和玉米省事儿,卖的钱也多点儿”。

  在棉花价格持续飙升,已刷新10年来最高纪录之际,多种因素却促使棉花种植面积下降。

  河南省棉花协会在调研中发现,种植棉花效益比较差:小麦亩产1000斤,1元/斤,毛收入1000元;玉米亩产可达1300斤,0.97元/斤,毛收入1260元,种植粮食每亩投入约200元;如果种植棉花,按近几年的平均产量每亩产籽棉350斤计算,价格按照去年最高的3.8元/斤,每亩毛收入1330元,每亩投入约400元。从收益上来看,不如种粮食。

  同时,棉花投工大,种棉周期长,种植风险也大。从3月份种棉到11月份收获结束,棉农基本上不能外出。种植棉花每亩地约需要用工30个,小麦和玉米则需要约6个。9月份是棉花吐絮的关键期,而雨水也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棉花受灾风险加大。“虽然棉花价格上涨,但综合棉花减产、质量下降及成本上涨因素,棉农并未从价格上涨中获得明显收益。”河南省棉花协会会长孟少辉分析。

  ▲▲农产品信息预测为什么不准?

  在采访中,不少农民都反映,从省里到市、县、乡镇都建有农产品信息预测部门,每年向农民定期公布相关信息,但为啥每年公布的信息都不准?或者说预测准的时候比较少?

  南阳唐河县桐河乡桐河村的张建设说,以去年本乡公布的农产品预测信息说,今年棉花种植面积会有所减少,棉花收购价格会有小幅提升,但幅度不会很大;蔬菜种植面积会扩大,价格平稳。建议今年农民种植蔬菜的面积不宜扩大,棉花可以略微扩大面积。

  同村的张老汉也说,他也是听从建议,将棉花种植面积略为增加,想着价格不会有大的变化,结果,9月初新棉刚上市时就以每斤3.5元的价格,将3000多斤棉花全部卖掉了,“现在,棉花价格已经涨到了每斤6.5元,如果现在才卖,就能多赚上万元呢。”

  张老汉不理解,为啥信息预测部门给出的预测结果和实际差距那么大?

  针对历年来由于农产品价格波动影响农民种植的情况,有关部门一直在发布信息预测,但在专家看来,预测成效一般,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对大蒜、西瓜的市场预测不准确,导致农产品价格波动伤农、伤企。

  省科学院副院长张占仓说,现在我国关于农产品信息预测工作不准确,主要是因为预测手段落后、预测方法和市场脱节。

  张占仓解释说:“现在我国的开放性很好,国外农产品的丰歉对我国农产品价格影响非常大,国内的信息预测部门只注意到国内的种植面积和市场供求情况,他们看到国内农产品丰收了,就按照经验认为差不多会降价,但他们没有注意到国际上的需求也增加了,结果价格反倒涨上去了。今年的棉花价格变化就非常典型。”“对于全球性的变化,信息预测部门的专业知识性欠缺,加上研究手段落后,就造成了预测结果和市场严重脱节的情况。”张占仓说。

  ▲▲国内信息预测机构借鉴外国先进经验

  从近年来棉花种植情况看,始终难以走出“价格上升→收益增加→面积增加→价格下跌→收益减少→面积减少→价格再次上升”这样一个“周年波动”的怪圈,同时也给棉农造成了不少经济上的损失。对此,作为指导农民种植的信息预测机构该怎么改进工作方法?

  张占仓说,他曾经专门研究过国外的信息预测工作。他发现,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信息预测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但和我国不同,他们的预测工作不是由政府来实施的,而是由社会中介机构来做的。

  对于每一种重要的农产品,最少由3家以上中介机构来研究,最后发布研究成果,来指导农民的种植。时间长了,哪个机构对哪一种农产品的信息预测比较权威,农民们会尊重这个机构的意见。同时,由于多家研究机构做出了多种预测结果,农民们有了广泛的选择性,可以做比较。

  张占仓建议,信息预测部门要更新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信息预测机构要和专家们多结合,让专家也参与进来,这样,预测结果会更科学。“还可以像粮食一样,建立棉花收购保护价,解除棉农的后顾之忧。”省社科院副院长谷建全则建议,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应该退出类似农产品的信息预测工作,让研究中介来做,这样才能去掉行政色彩,研究出的成果更接近市场。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棉花  种植面积  服装  棉纺  纺织企业  成本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