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上海)高新技术纤维材料产业创新论坛
生意社11月18日讯 在全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纺织行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高新技术纤维产业同样积极谋划着转型之路,而扩大应用、开拓市场成为该产业未来一段时间内的首要任务。
11月9~11日在上海举办的高新技术纤维材料产业创新论坛,主办方可谓煞费苦心。中国化纤协会在延续去年思路的基础上,更使论坛纳入到SAMPE中国2010年会大型学术研讨会中,并组织相关企业踊跃参与SAMPE 2010中国先进材料与技术展览会。
楼上听论坛,楼下看展览,目的只有一个——加速高新技术纤维与应用、与市场的融合。
纤维材料卖到哪儿去
近年来,不少人士提到“大纺织”的概念,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提高纤维材料在产业用领域的应用比重,将传统纺织概念拓宽到航空航天、交通运输、医疗卫生等各行各业。在这一过程中,高新技术纤维材料必然担当重任。以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例,其纤维材料的应用比重已高达70%以上。
在发达国家努力抢占新一轮技术竞争制高点的同时,国内也正在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目前,以T300级为主的碳纤维、耐高温芳纶1313、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聚苯硫醚纤维、玄武岩纤维等在国内已实现产业化,并向工业化大生产阶段迈进;芳纶1414、芳纶Ⅲ、聚酰亚胺等品种也取得了新的突破,正从中试攻关进入产业化阶段。
但困扰随之而来,一方面,发达国家强化封锁打压,对中国能够产业化的品种大幅降价(如将T300碳纤维价格从50万元/吨降至12万元/吨),采用低价策略巩固市场;另一方面,高成本、质量不稳定等因素长期制约着国产高新技术纤维的扩大应用。
当前,国内多家企业已经建成或正在加快建设千吨级原丝及碳纤维生产能力,但多数企业面临市场拓展的问题。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副司长贺燕丽会上就向在座企业提问:“生产高性能纤维的能力具备了,规模有了,问题是产品卖到哪儿去?”据她介绍,在国家结构调整的相关专项中,高新技术纤维的应用开发将是筛选的重点。
对未来中国高新技术纤维材料的市场目标,中国化纤协会首席专家顾问兼高新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叶永茂精辟概括为“攻航空、扩工业、顶休闲”。叶永茂告诉记者,航空航天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际地位,该领域使用的新兴材料亟待国产化;作为中国特色,休闲用高新技术纤维在国内占比最大,但短期内难以达到进口产品质量;工业用由于范围广阔、应用要求多样化,将是高新技术纤维材料未来最大的拓展空间。
来自目标市场的声音
高新技术纤维产业化、国产化需要上下游的紧密配合,更需要纤维与复合材料联合创新的模式。为了让与会者更加深入的了解目标市场,本届论坛邀请了众多研究应用领域的人士,在为纤维企业带来市场信息的同时,共同探讨国产化之路。
全国特种合成纤维信息中心主任罗益锋总结了国外在高新材料方面的最新动向。他认为汽车领域将是今后碳纤维小丝束和大丝束竞相争夺的市场。继三菱丽阳(大丝束原丝)、SGL(大丝束碳纤维)和BMW缔结面向汽车的产业链同盟外,最近日本东丽和Daimler汽车公司也签订了合作开发碳纤维复合材料汽车部件的协议,将东丽的有关工艺在3年内用于“奔驰”电动车系列。对位芳纶应用领域的一大亮点,则是杜邦公司开发的Kevlar XP新产品,仅11层UD布即可达到防弹标准,而国内达到同样标准需要40层。
作为国内自主研发并实现产业化的高性能纤维之一——聚苯硫醚(PPS)纤维目前主要应用在火力发电厂的袋式除尘器上,以帮助火电厂实现达标排放。然而,袋式除尘器推广应用进程比较缓慢,中国燃煤发电锅炉烟气除尘采用袋式除尘器的比例不足10%,仅有不超过30台600MW机组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