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宣言引发学者争议
生意社11月19日讯 11月6日下午,陕西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学生在为西安首届服饰民俗文化与文学学术研讨会表演汉服时,都朗诵了网友“天涯在小楼”这首题为《为汉服的浅吟低唱》的诗作。其包含激情的表演,大有催人泪下之势。然而,这台表演并没有影响与会专家、学者对汉服运动的观点。
记者金石文/图
专家较真未能“一致通过”
在此次研讨会的第二天进行分组讨论,主办方将民俗专家、西北大学文博学院教授韩养民,陕师大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儒学儒教研究所所长韩星等学者起草的一份《汉服宣言》提交给来自全国30多家高校及其他单位的几十名专家学者讨论。其主要内容是呼吁即将于2011年4月在西安召开的世界园艺博览会上礼仪小姐着汉服。
“汉服运动在西安有特别意义。”民俗专家、陕师大文学院教授张志春告诉记者,西安就是汉服的发源地,汉服就应该是41届世园会、汉长安城国家遗址公园的礼仪服饰。不如此不足以表现汉唐风韵,不如此不足以传导传统的文化氛围。
实际上在此之前,张志春就曾当面向市上有关领导提过此建议。
专家学者没有像其他许多研讨会应付差事“一致通过”,而是对此份宣言非常重视,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各抒己见,讨论得异常热烈,分歧也很大。
第一组主持人、山东大学中国哲学博士后刘银昌告诉记者,可能因专家学者意见不统一,提交给大家讨论的《汉服宣言》在大会结束时没有再提。
实际上,专家学者的争议,正是当今社会对汉服运动各种观点的体现。
为什么我真诚的告白,
你总当它是笑话一场?
为什么我淌下的热泪,
丝毫都打动不了你的铁石心肠?
《为汉服的浅吟低唱》一诗中就已经表达了汉服运动鼓动者面对社会争议的遗憾。
传统文化保护需要汉服这种形式吗
刘银昌分析认为,参与汉服运动的有三股势力:研究传统文化学者中一些思古悠情的人,他们的用意是好的,要复兴传统文化;商业集团,为发展汉服产业;为数众多的是年轻人,80、90后学生才是实践汉服运动的主体,更多的是他们进行表演、展示。按这些学生的心理,又可分为三种类型:1.真正的传统文化爱好者;2.民族主义者或愤青,并不一定喜欢汉服,仅把汉服当做自我标榜的一种手段,以展示个人思想;3.猎奇作秀好玩者,跟穿其他服饰没有区别。
“汉服运动在近代就有过。”韩星告诉记者,有不少革命家、政治家、思想家、社会活动家在清朝被推翻后不断地进行汉服复兴,如民主革命家、思想家、著名学者章太炎流亡日本期间,改和服而标“汉”字,成为近代汉服第一人。1913年中国“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钱玄同在浙江就职教育司长时身穿孔子时代的深衣到军政府报到,并发表《深衣冠服考》向全社会推广。但更多的是本世纪初在中国综合国力上升的背景下,部分国人以汉民族传统服饰为切入点,并试图影响大众,以此达到宏扬汉族传统文化的效用。
有人提出,传统文化的保护,无须穿汉服这种形式的“返祖”。
“不能说它仅仅是一个形式。”湖北大学文学院博士张志云认为,形式的东西也很重要,文化是要形式体现的。本来一个人的穿衣、吃饭的问题,就是一个根本的文化问题,不是无关紧要的问题。一个民族的文化,或地方的文化,最初的就是从穿衣扩展开来的。
著有《中国服饰文化》一书的张志春说,服饰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符号。当今的汉服运动以网络为主要根据地,以年轻学子和企业界白领为核心,以传统的节假日为主要活动时间,想要去恢复传统款式、传统文化。这种民间的服饰运动应该给予尊重和理解。比如我们西安有人在大雁塔广场举行成人礼活动就很好,有助社会和谐、人的身心健康。
汉族一定要有自己的代表性服饰吗
西安电视台编辑陈曦说,作为中国主体民族的汉族大体自清顺治二年,即公元1645年开始失去着装自由。相比绚丽多姿的少数民族服饰,曾以衣冠而自豪的汉族人不免会陷入无尽的历史惆怅之中。近代以后中国传统文化的某些方面的继承者不是中国人,而是日本人和韩国人,在中国它们好像反倒是断了根,难以接续了。服饰文化的问题在此际显得尤为严重。
“历来我国56个民族全家福照唯独汉族代表穿着完全不能代表汉族的T恤甚至西装。汉族不能没有自己的代表性服饰。”韩星认为。
海南大学三亚学院艺术分院教师胡娟说,我们提出汉服这样一个宣言,就是想在大家能接受的前提下,把汉族的服装统一起来,彰显自己的身份。
但陕师大文学院教授朱鸿认为,世界上好的东西都可以用,不要管是谁的,地域观念太强不行。泱泱大国要包容,不拘小节,美国没有美服,德国没有德服。
张志春说,近年来,随着我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很多重要的大规模的祭典活动仪式逐步开始恢复,在这些传统的祭典仪式上,汉服是比较合适的款式。在体育、文化活动中,包括大学生本科、硕士毕业的学位服饰,汉服都可以介入、融入,甚至可以取代以西方学位服为主体的款式。
“我们可以感受到现代化的步伐越来越大,正是因为有这样的情况,才有民间回归传统的呼声。”张志云认为,全球化和本土化本来就是一对矛盾,重要的是如何处理好全球化和本土化的关系。目前全世界服装基本趋同,但韩国、日本人在一些很隆重的场合,穿的是自己传统的服饰,这样就很好地处理了全球化和本土文化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