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湖服装业上演“红海转型突围战”
其实,在平湖,服装业的转型升级已经成为政府和1000多家服装企业共同的呐喊和愿景。伴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节能降耗等兵临城下的困局,利润被一再挤压的服装行业正经历着一场艰苦而又持久的“红海转型突围战”。
工资!降耗!人民币!
服装出口企业的三座大山?
作为一家有着20多年历史的服装企业,金健峰集团2008年底开始尝试进军光伏行业。去年投产后,年产值即达到2亿元,今年更是有望达到13亿元。新的生产线仍在陆续上马,明年目标锁定25亿元。
短短两年时间,在异军突起的光伏产业中,作为金健峰集团曾经的主导产业,服装的地位暗然失色。在平湖,95%以上的服装企业为国际品牌贴牌生产,年产3亿件,企业超过千家,庞大的产销量让平湖市拥有了“中国服装跨国采购产业基地”、“中国出口服装制造名城”等诸多光环。如今,光环依旧,但社会的变革,却把服装业推向了调整的风口浪尖。
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中,长期依存于出口的平湖服装业险遭灭顶之灾。尽管在去年底,随着宏观经济形势的好转,服装业触底反弹,呈现漂亮的“V”型反转。但在红火的生产形势、源源不断的订单下,服装企业主们已明显感到今日之红火已远非昔比。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节能降耗、竞争加剧等诸多无法排解的压力正不断地压缩着企业微薄的利润空间。逃过了金融危机的浩劫,能否逃过亏损的命运?这对平湖很多服装企业来说,都是一个未知数。
朝阳产业?夕阳产业?
服装产业走上穷途末路?
兵不血刃的服装市场犹如一片残酷厮杀的“红海”,它让服装企业感到了恐惧,也为服装业注入了突围的动力。近几年来,转型的冲动开始内化为企业转型的行动,并逐渐形成了具有平湖特色的“四转两细化”服装业转型升级路径,即进军新领域转产业、脱掉嫁衣转品牌、开拓疆土转基地、虚实结合转平台,细化管理体制、细化产品市场。
春江水暖先知先觉的金健峰集团,在进军新领域进行产业转型的同时,进军文化创意产业的华城服饰公司也尝到了转型的美酒,华城服饰公司2005年投资750万元拍摄了一部24集电视连续剧《天地真情》,今年9月开始在上海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收视率告捷,得到了广泛好评,河北卫视及深圳卫视也已购买了版权,不久将会陆续播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