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利郎:晋江老板的时尚创意梦
L2的启动是第一步,王良星的下一步棋已经落子,“在广州,我们正在组建第三品牌。”
在2009年的招股说明书中,王良星提出的口号是把利郎品牌做成“中国的Armani”,而对于新品牌L2和尚未出笼的第三品牌,王良星的参照品牌则是D&;;G。和Prada那样的百年老店不同,Armani和D&;;G都是只有二三十年历史的品牌,王良星认为和它们对比具有现实意义。
利郎的多品牌战略是围绕服装做横向和纵向的延伸,“阿玛尼至少延伸出五六个品牌。除了服装,还可以做香水、眼镜、皮鞋皮具。我们将来也会考虑收购外国品牌或者在相关行业做其他的财务投资,但我们的重心不会离开服装。”
王良星对多元投资表现出格外的警惕,因为在利郎的草根时代曾有过教训。
利郎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1987年,王氏三兄弟拿出辛苦积攒的1万多块钱,买了几台缝纫机,还雇了7个帮手,开起了家庭制衣厂。80年代的机会成本很低,靠着这么个小作坊,王氏兄弟迅速发达起来。第一年,他们赚了18万元;第二年,赚了88万元。从1993年起,王氏兄弟发现,他们再也不用把服装送到石狮的批发市场,因为福建省内的服装批发商已经纷纷跑到厂里来了。“来厂里拿货的批发商都排队等着,刚从车间里下线的衣服,还没来得及包装就被他们装上了货车。”王良星回忆说。
然而,也正因为钱来得太快,王氏兄弟开始对未来不着边际地想象。王良星搞了个家具厂,王冬星去安徽搞了个机械厂,老三王聪星则做起了办公用品生意。但是很快,到手的钱还没捂热,就分流出去了。
“资金链断了。石狮的布行,一听说是利郎的人来了,连一两万的布料款都不肯赊。全晋江的人都说利郎要倒闭了。”1997年的痛楚,王氏兄弟没齿难忘。
企业的困境迫使兄弟三人一起坐下来找出路。首先站起来的是王良星,他对兄弟们说:“我们赚了一点钱,就满足了,分心了,把自己搞死了。我们要搞品牌经营!”那个时候的王良星,其实也并不清楚什么叫品牌经营,但他看到,晋江的同行“七匹狼”,已经凭借开“品牌专卖店”的办法成了当地行业翘楚。
不过当时的问题是,没有钱,拿什么去开店呢?通过连锁专卖融资显然是好办法,于是,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招商。
“富贵险中求”
招商没有实力不行。1998年,囊中羞涩的王良星花58万买了一辆“巡洋舰”轿车。“这样一来,人家就说,王良星又有钱啦。”利郎副总裁胡诚初在谈到这些往事时,不禁哑然失笑。
王良星创造力的迸发是在2001年。
那年9月的一天,王良星和胡诚初一起坐在办公室里喝茶。胡诚初拿了一个“商务通”在手上摆弄,王良星拿过去看了看,说:“胡总,这是什么?”胡诚初漫不经心地说:“商务通啊。”不料,这一下触动了王良星,他忽然说:“胡总,我们的衣服以后就叫‘商务男装’好了。”
“我当时觉得很可笑,服装和‘商务通’根本就是风马牛不相及。可王良星硬是觉得行,我作为职业经理人,就只好去做了。”胡诚初说。
产品概念有了,接下来的事情就是找代言人。在代言人问题上,广告公司提名的名人有很多,比如米卢、安在旭、金城武等,但挑到最后,王良星凭感觉选择了陈道明。陈道明到底好在哪里,王良星也说不清,只知道这个人形象不错,在电视剧《康熙大帝》中出演康熙,名气大得很。
找陈道明做广告,王良星手上其实也没钱。陈道明的经纪公司开出的价码是两年小几百万元,这笔钱是胡诚初跑到上海找朋友借来的。胡诚初介绍:“我们跑到北京去找陈道明,我说了一句‘我们请你做广告的钱都是借来的’,一下子把陈道明给感动了。”在2002年3月的北京国际服装博览会上,有了陈道明的王良星,又一次向代理商显示了“实力”。博览会结束开完,他们在全国的店就变成了150个。
2002年的时候,利郎的销售收入也不过4000多万元。但谁也想不到,他在央视和地方卫视的广告上投了近2000万元。“当时有个公司花上千万请了某大牌明星,而广告只花了200万。”对广告的投入,王良星可谓不惜血本。
2004年的雅典奥运,利郎在16天里投了1000万元广告。“在中央台,我们的广告一天播40多次,效果立竿见影,利郎的店铺又翻了一番,到了400多家,销售额到了1.2亿。”
富贵险中求,“黑马”就是这样涉险跑出来的。“自从1998年开第一次董事会起,每一年王总都安抚大家:过了今年,明年就会好。这些年,我们在外面弄得风生水起,实际上手里根本没钱,也就是到2004年才真正有了点现金。”胡诚初向记者透露了多年来守口如瓶的秘密。
2004年到2008年间,利郎继续维持了过去6年的增速,到2008年,销售收入11.36亿元,净利润1.54亿元。庞大的市场网络加上“商务男装”的差异化概念,再加上利润支撑,为利郎的上市奠定了基础。
平心而论,利郎推出“商务男装”概念或者上市都没有把晋江同行甩开多远,在利郎之后,同行们也掀起了一股“概念风”。如九牧王提出做“西裤专家”,柒牌做“中华立领”,劲霸提出“专注夹克”。这些企业也均非泛泛之辈,它们都是年销售额超过20亿的公司,而且也都在筹备上市。规模而言,它们都堪比利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