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围堵棉花 疯狂棉价让棉花产业链陷入僵局
对于后市,部分棉花加工企业负责人保持谨慎乐观:“皮棉的加工成本每吨高达两万五六千元,况且现在棉花仍属短缺品,成本价在那儿放着,即使跌也跌不到哪儿去,最多跌到成本价。”石河子一家浙商控股的棉企负责人认为,棉价还会回升,28000元/吨是他的心理价位。
资本围堵棉花
2010年棉花市场的疯狂,实际上早有预兆。
8月12日,美国农业部公布棉花供需预测,全球2010/11年棉花年末库存减少至4561万包(1包为500磅),消费量则从1.197亿包上调至1.2087亿包。当低库存量遇到高消费量时,市场会发生什么?此前一潭死水的国际棉花期货市场开始亢奋。
9月13日,中国棉花协会二届三次常务理事会上,新棉集团董事长魏高成分析新疆本年度棉花形势时表示,“综合国内外市场行情,普遍认为国际市场有望稳中偏强,国内市场将保持高位……”
阿克苏沙雅县棉花种植大户于力记得,8月份,棉花刚刚结桃时,自己的棉田里就来过一帮专程来看棉花的浙江人。这些传说中的“浙江期货大户”在打听完自己地里的产量后告诉他:“今年你会发大财。”之后不久,于力和他周围的棉农们,发现自己真的掉进了钱堆里。
8月到10月,郑州期货交易所的棉花期货价格从不到17000元/吨暴涨至近34000元/吨。“多种原因造成棉价疯涨,除种植面积减少外,主要是由于今年的气温偏低,加之遭遇冰雪灾害,产量下降几乎成了定局。”新疆农八师石河子市经济委员会(工业局)主任宋云凤说,每年8月至新棉上市,正好是棉花供应的“真空期”,从往年的情况看,这段时间民间资本都会有所动作,棉价波动也较为频繁。此外,生产大国印度可能限制棉花出口等消息,也加剧了棉花炒作。“应该是多种因素叠加的效果。”
新棉集团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人士表示,棉价疯狂的关键一环是“棉花收购(籽棉)-棉花加工销售(皮棉)”环节,各路资本围追堵截,加之相关部门准备不足,从而造成棉花疯狂。
这位负责人说,受减产和气候影响,国际国内棉花供需有很大缺口,这个信息年初就在业内流传。在这位负责人眼中,此前被屡屡诟病的“社会游资搅乱棉花市场”,只是表象。年初,国内一些财大气粗的纺织巨头就已经开始囤积棉花,“当然是因为担心棉价上涨而提前进原料。但他们拥有的资金量惊人,足以搅动市场价格走向……”
中棉协8月行业预告中描述:“大中型企业目前库存十分充裕,有的大型纺织企业存有6个月的用棉量。”而以往两年,他们的库存甚至不足1个月用量。
之后是江浙一带游资进入市场,棉花收购期间,新疆各地随处可见前来收购棉花的江浙商人,甚至有人扛着麻袋到田间收购。
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开始,棉花种植(棉农)-棉花收购(籽棉)-棉花加工销售(皮棉)-棉花纺织-服装制造……价格被一点点抬高。一个制造高价的链条开始形成,各种有利于涨价的真假消息被有意无意地投放到市场中。没有人相信,那朵被不断传送的“棉花”,会停留在自己的手中。
10月29日,国家发改委等7部委联合下发紧急通知,以空前严厉的态度宣布要严厉查处“恶意囤积、哄抬价格”行为。11月8日,7部门再次紧急下发通知,提出6项措施维护棉花市场秩序。
“棉价是否背离了真正价值,背离了多大,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企业心里没底,急需政府给个明确的信号。”石河子一家棉企负责人表示,今年棉价最疯狂的时候,各路消息满天飞,让人难辨真假,这给一些利益团体提供了炒作的机会。当时,很多不堪重负的棉企向行业协会频频“求援”,希望政府在第一时间统一发布棉花市场的统计数据,防止个别资本借机炒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