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棉:短期承压调整 但回落空间受限
一、市场行情回顾
生意社12月4日讯 11月初,受美国启动新一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美元指数持续下跌、中国供需缺口因素支撑,充裕的流动性继续进入棉花市场炒作,推升棉花价格持续刷新高点,ICE 3月棉花期货合约触及151.95美分的高位;郑棉1105合约达到33720元/吨的历史新高;中下旬,受国内出台稳定物价措施以及央行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影响,棉花价格快速回落,展开深幅回调走势。
二、影响因素分析
(一)、从全球供需状况来看
11月9日,美国农业部发布了最新一期全球棉花供需预测月报,本期报告调低了2010/11年度全球消费量和期末库存量,防止了总供应量的下滑。由于修正了中国大陆2009/10年度的平衡表,其期初库存较上月数下调了65.4万吨,这主要反映了近期越来越明显的工业库存短缺。全球总产量调减了21.2万吨,因为中国大陆、美国、巴基斯坦、希腊和土耳其等地区的减产超过了巴西、澳大利亚和乌兹别克产量的增加。由于供不足需,全球棉花消费量减少为2543.5万吨,较上月数下调了3%,低于上年度1.4%。与上月相比,中国大陆、孟加拉、印尼、巴基斯坦、泰国、美国、越南、巴西和土耳其的消费量均有所下调,这部分被印度用棉量的增加所抵消,这主要利益于印度的棉花出口限制政策。全球贸易量较上月增加了近17万吨,中国大陆增加了43.6万吨,但部分被其他国家进口的减少所抵消。全球期末库存下调了5%,为918.8万吨。2009/10年度和2010/11年度的全球库存消费比分别下降至37%和36%,是自1993/94年度以来的最低值。
该期报告调低了2010/11年度美国棉花产量和国内用棉量,而调高了出口量。产量是由于德克萨斯减产的幅度大于东南地区和三角洲地区的增产幅度,因而较上月下调了9.8万吨,为401.1万吨。美国内纺织用棉量因近期棉价大幅上涨而减少了3.3万吨,为75.1万吨。出口因国外需求旺盛和合约格外强劲而增加了5.4万吨,达到342.9万吨。期末库存下调了10.9万吨,只有47.9万吨,为1925年以来的最低。预计生产者年度可接受平均价格区间上下限分别调增了4美分和2美分,为74-86美分/磅,上下限各增加了7美分。
(二)、新棉上市情况
11月18日,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承建的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对2010年度我国棉花产量情况在全国范围内展开调查,在2010年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涉及15个植棉省(自治区)、87个植棉县(市、团场)。结果显示,由于今年棉花播种期遭受低温、吐絮期遭遇连续强降雨等灾害天气,棉花质量和产量均受到不利影响。今年全国棉花种植面积7568.2万亩,较上年减少1.1%;单产84.0公斤/亩,下降4.4%;总产量636.0万吨,减少5.5%。
分区域看,8、9月份黄河流域棉区遭遇持续强降雨,棉花吐絮及秋桃生长受到影响,霉桃、烂桃、僵瓣棉现象增多,籽棉质量、产量均有所下降,收获时间推迟。该棉区平均单产70.4公斤/亩,较上年下降1.4%;面积2968.5万亩,下降7.0%;总产量209.1万吨,减少8.3%。其中,山东省东部、河南省南部受灾较为严重,两省总产量预计分别下降9.4%和14.0%;河北省主产棉区所受影响有限,总产量增加0.4%。
受9月下旬持续降雨和10月冷空气侵扰的影响,长江流域部分棉区空气湿度大、光照偏少,棉桃霉烂现象增多,棉花单产和品质均有所下降,但鉴于植棉面积较上年扩大,总产量有所增加。该棉区平均单产67.4公斤/亩,较上年下降3.7%;面积2075.6万亩,增加5.1%;总产量139.9万吨,增加1.2%。其中,湖北、安徽两省受不利天气影响明显,总产量分别下降2.5%和3.8%;江苏省单产提高13.3%,总产量增加14.6%。
3月底至4月初的大风浮尘降温天气对西北内陆棉区春播造成一定影响,9、10月份冷空气活动频繁,降雨、霜冻等天气均不利棉花生长和采摘,气温骤降对新棉吐絮及成熟度影响较大,籽棉收获时间进一步推迟。该棉区平均单产114.0公斤/亩,较上年下降7.8%;面积2507.5万亩,增加1.5%;总产量285.9万吨,下降6.5%。其中,新疆单产下降7.7%,总产量减少6.0%。
(三)、进出口方面
中国海关公布数据显示,10月我国棉花进口量为9.6万吨,较9月减少10.5万吨,减幅52%,较去年同期下降19%;2010年1-10月累计进口棉花为225万吨,同比增长88%。2010年度前两个月累计进口29.6万吨,同比增长34.5%。10月份平均进口价格涨幅扩大,达到2131美元/吨,较9月上涨69美元,涨幅3.3%。
10月份,美元汇率持续下滑,国际棉花期现货价格继续上冲,连续刷新历史最高纪录。印度第一批93.5万吨棉花出口登记迅速完成。当月我国棉花进口价格再创新高,进口量则大幅下降,除进口巴西棉花较上月小幅增加外,美棉、澳大利亚棉和印度棉大幅下跌,其中美棉所占比例已不足三分之一,但仍为第一大来源国。进口乌兹别克和巴西棉增长快速,分别上升为第二位和第三位,澳大利亚退至第四。当月我国从美国共进口棉花2.8万吨,较上月下降86.3%,占总进口量的29.2%;从乌兹别克进口2.3万吨,较上月增长了2倍,占24%;进口巴西棉1.6万吨,较上月增长了27%,占16.4%;进口澳大利亚棉6530吨,较上月减少了83%,占6.8%;从印度进口2866吨,下降83%,仅占3%。
(四)、政策调控压力
11月8日发改委等七部门紧急下发通知,要求产棉区政府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市场和质量监管,加强对社会游资租厂或委托收购加工棉花情况的排查,严肃查处扰乱市场秩序和不履行质量义务的违法行为,并严厉查处散布涨价信息、恶意囤积、哄抬价格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