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大鹏:中国时尚的奇迹 阵痛 软实力
生意社1月4日讯 编者按:2010年12月31日,这是个非常特殊的日子,像是某种意义上的原点,回首可望“十一五”全貌,翘首可盼“十二五”梦想,作为行业领导,陈大鹏以行业发展的角度,把过去五年的全貌和未来五年的梦想清晰地摆在我们面前。而站在“原点”上,《服装时报》特别报道“回望‘十一五’时尚故事”,也让一些在行业里辗转多年的本报记者认真拾起5年中某一个记忆点,汇聚成一段段生动故事,回味并思索着……
五年,会发生很多事情,会改变很多状态,会衍生很多新力,会产生很多变化,当然,也会有延续、沉淀、寂静和升华。五年,很短也很长。
时尚,作为一个流行词,五年,可以历经无数个“潮流派”或“风向标”,而时尚作为一个产业,五年,又会发生多少变化?
“不可否认,刚刚过去的这五年,对服装行业来讲,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中,面对环境最复杂,遇到问题与困难最多的五年。”中国服装协会常务副会长陈大鹏的话虽短,却像电影一样,让中国服装人在脑海中把这五年大环境凸显的一幕幕,瞬间过了一遍。
从2005年全球纺织贸易一体化后出现的贸易摩擦,到人为或自然力对地球造成的一次次破坏,再到刚刚过去的“金融风暴”……
但电影的结尾处,却清晰地落在陈大鹏的第二句话上:“尽管我们遇到了很多问题和困难,但我认为这五年反而是中国服装产业发展最快的五年。”
记得今年年初时,陈大鹏曾经很欣慰地说过:一场灾难(金融危机)不完全是坏事,可以让我们沉淀下来,更理性地面对未来,也许发现的是我们以往忽视的机会。
一晃,一年又要过去,跨越年关,迎接“十二五”之际,陈大鹏依旧很欣慰……
走过五年困难越多进步越快
“走过的这五年,我们磨练很多,思考很多,探索很多,收获当然也很多,行业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产业升级也在加快。”陈大鹏说:“最重要的是,这五年是中国自主品牌成长最快的五年。”
陈大鹏的话会让人们想到很多,尤其是中国服装品牌建设的速度,的确有很多鲜明的变化是看得见摸得着的:
比如,在文化建设上,更多的品牌企业家已经从5年前开始认知文化到今天逐渐深入挖掘文化、细分文化、融合文化,无疑是从思想到行动的超速飞跃,
在终端服务体系的建设上,从5年前意识到细节服务的重要性,到如今更多品牌摒弃照本宣科同质化的“服务潜规则”,逐步按着品牌风格定位开展个性化服务,是从概念到实际应用的思维转变。
在社会责任的实施上,5年前,“社会责任”还是行业内的新名词,5年后的今天,几乎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品牌奠基百年立足之本的宏远使命。
最近出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像社会流行按年代将年轻人称为“××后”一样,行业里也亲切地为中国时尚品牌标上时代语言。“90后品牌”、“00后品牌”和“05后品牌”的统称,虽说不见得多么严谨,却因为拟人化的时尚感和俏皮味,而为无数中国自主品牌镀上了一层充满朝气和浪漫气息的“蕾丝边”。
……
还有很多变化,绝不是一篇文章可以讲清楚的,以陈大鹏的话理解,这还仅仅是品牌建设发展轨迹的一点缩影,若放眼到一个产业,各个产业集群的发展变化,外贸加工产业的发展变化,以及危机后涌现出来的一批全新的品牌队伍等等,都是这五年“特殊”环境造就的成果。
转型当口改变阵痛从意识上“快速反应”
“发展快也不能回避现实面对的问题,都是一些新旧交织的问题,或者说是产业在转型中的阵痛问题。”陈大鹏坦言。
其实,2010年一整年,正是这些“阵痛问题”比较密集的时期,生产成本提高、招工困难等等,都是在一条完全脱离“时尚”面貌的阴暗处滋生的问题,却有可能成为破坏时尚面貌的刽子手。
“的确存在着这些问题,但是若像一些人悲观地认为竞争力因此消失,我坚决反对这种片面的观点,服装产业是传统产业,但不是古董产业,而是紧密关联民生的产业,是很重要的文化创意产业、现代都市产业,更是高新技术应用的产业。”陈大鹏说。
“十一五”的五年,所有困难与问题中,最鲜明突兀的就是震荡全球的金融风暴,客观地说,如今产业格局发生的诸多变化,其关键因素大多是受到金融危机的左右。
“持续近三年的金融危机对产业发展有影响,但并不全是不好的影响,就品牌建设而言,金融危机对品牌的影响不是很大,甚至从总体看,品牌增长率比危机前还要好,这就是内需拉动的力量,这种力量伴随着人类繁衍,会让时尚品牌永续。”
当然,必须正视摆在现实的“阵痛问题”,未来,是否通过产业转移的优势布局,大型制衣工厂的形态与结构调整等等,来逐步止痛消炎?
站在行业全局的角度,陈大鹏提出了许多带有建设性的问题:“产业要素的改变带来了产业形态的变化,以前沿海五省份服装产量占全国80%以上,未来还会不会有这么大的量?那么,沿海地区几千人的工厂是不是也应该有所调整?未来沿海地区产业该做什么?中部地区该做什么?这些都是形态的改变,也就是说,我们的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还远远没有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