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染化行业的8个月绿色风暴
但从2010年以来,为了进一步督促企业自觉减排,绍兴县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减排工作办公室根据每10天的进管污水COD浓度平均值排名,对全县进管污水超标、浓度最高的20家企业进行排名通报,并将排名发到各镇(街道)。按照绍兴县染化行业建设项目清理专项行动的部署,自2010年9月1日起,凡排名末位(浓度最高)的企业,将被依法关停。这是绍兴县铁腕整治染化行业污染的又一个硬碰硬的措施。
9月底,一家染化公司因进管污水COD浓度最高收到了停产治理决定书,要求其停产10天,全面整改。这家公司成为绍兴县实施“末位淘汰”制度的第一个处理对象。效果很快显现。这家被罚企业立即加快整改,5天后便向绍兴县环保局申请复产。绍兴环保局同意这家公司逐一开放生产车间试生产,结果发现排放全都达标了。
这时,染化企业的老板们也开始每天让技术人员盯牢各项指标。“新政策出来后,排污的考核变成一种动态测评机制,所以需要不断注意改进技术,把减排作为常态化任务来处理。”绍兴县安昌镇的一家染化企业老总如是说。
此外,绍兴县环保局对超标排放行为的处罚力度也大大增加。2010年前7个月,绍兴县环保局依法对该县进管污水超标的36家企业进行了行政处罚,罚款金额总计226万余元。其中罚款数额最高的企业,被罚近80万元。对一些未建和在建污水预处理设施、污水超标进管的企业,绍兴县环保局也进行了处罚。其中一家未建预处理设施、污水超标进管的企业,被限产30%。
狠下心来淘汰落后产能
绍兴县建有污水处理设施,最大处理规模已达90万吨/日。但绍兴县政府发现,一味地上污水处理设施却反而纵容了企业的盲目扩产,污水总量反增不减。此时,绍兴县政府意识到,虽然上污水处理设施或者加大处罚力度都是污染治理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但是这些末端治理的办法并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手段,关键还要从源头上改变不断对环境资源的恶性索取。
源头是哪?对全国的印染大县来说,产能就是源头。要想把环境治理真正放在第一位,就得狠心从产能来控制。面对眼前的一笔笔真金白银,绍兴县宁愿把违规产能减下去,也要把环境质量搞上去。2010年6月底,在绍兴市举行的绍兴县(市、区)长座谈会上,孙云耀代表绍兴县与市里签订了淘汰落后产能责任书,承诺在9月15日前,绍兴县要关停淘汰印染产能7.1亿米。
轻轻落笔之余,孙云耀的心情却倍感复杂。他说:“对我们来说,这项任务是一种内生的动力机制,也就是倒逼机制。虽然经济数据会受到一定影响,但只是暂时的。既然总量控制了,就用质量来弥补。这次我们真的是痛下决心。”
绍兴县的这个决心下得不轻松。责任书签订后,正值印染行业生产旺季,很多染化企业的订单排得很满,24小时连轴转都生产不过来。就在生意这么红火的时候,一些企业生产车间的许多台水流染色机被贴上了封条,甚至为了防止企业偷偷恢复生产,连上面的染缸盖都被掀走了。一家染化企业被停了23台设备。该企业老总估计,这相当于企业减少了30%的产能,每天有20万元就此付之东流。
为淘汰7.1亿米布的产能,绍兴县对涉及40家印染企业的600台套非法产能,采取切断电源、切断水管、拆除蒸汽管、脱卸染缸盖和封条封存等措施。9月初,绍兴县又组织专家小组对全县40家印染企业的600台落后设备进行查看验收,确保这些设备被完全拆除解体。
苦干实干出佳绩。7月中旬,经国家环境保护部现场核查,绍兴县上半年COD削减3166吨,比去年同期削减9.1%,完成年度任务的45%。据绍兴县环保局监测数据显示:1~6月,绍兴县水质达标率为44.7%,高于去年同期71.5%。另一个数字是:1~8月,绍兴县环境信访量同比下降14.8%。据绍兴县环保局工作人员介绍,到9月底,全县工业污水排放量日均减少了7万吨。
打造园区带动产业升级
排污口堵住了,落后产能也淘汰了,绍兴县政府部门还要考虑的是染化这个传统优势产业的下一步发展。孙云耀用了12个字来概括:集聚整合、控量提质、节能减排。集聚升级工程成为绍兴县染化行业2010年的重头戏。
6月25日,绍兴县委县政府召开产业集聚升级工程动员大会,提出5年时间内,使全县80%以上的染化企业集聚至绍兴滨海工业区,培育一批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染化龙头企业。政府将拿出30亿元作为配套资金。
绍兴县经贸局局长孙忠富说:“这次聚集升级并不是数量的叠加和搬迁,主要是通过集聚以后,提高染化企业的装备水平和设计能力。因此,要在滨海工业园区落户,必须要符合既定的条件。”绍兴县委书记何加顺也表示:“集聚的目的在于节能减排,实现染化产业全面升级,决不是水平迁移、蚂蚁搬家!”
绍兴滨海工业园区管委会与中国印染行业协会一起,组织起专家团队,会同绍兴本地的染化行业专家做了3个月的调查,编制了工业区《印染产业发展规划》和《滨海工业区印染行业准入条件》,明确规定新落户染化企业在规模、设备设施、管理、环保等各个方面的准入门槛。企业要搬迁设备,必须经过专家鉴定。
为加快推进该项工作,绍兴县还将在此期间安排7亿~8亿元专项激励资金,用于集聚滨海的染化企业技改贴息和奖励。9月底,首批23家染化企业签约集聚滨海,迈出第一步。
嘉业印染有限公司是较早搬入滨海工业园区的一家企业。企业老板表示:“虽然前期投入很大,但从长远来看是好的。如今公司拥有60台汽流缸印染机,每染1吨布能节约1/3的用水量。”浙江永通集团总经理李传海也认为,印染业作为高排放、高能耗产业,如果不集聚升级,今后将没有出路,企业迟搬不如早搬,早搬早主动、早得益。
据绍兴县集聚办统计,当地染化企业集聚升级后,可以减少企业12家,减少印染年产能21.34%,淘汰落后产能30.13%,减少用地面积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