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染化行业的8个月绿色风暴
生意社1月11日讯 浙江省绍兴县,印染产能占全国的30%,被称作是“一座建在布匹上的城市”。2010年2月3日,这个全国的印染大县接到来自浙江省环保厅的文件:自发文之日起,省、市、县环保部门暂停审批绍兴县境内所有染化行业的建设项目。同年10月11日,该县又接到了来自浙江省环保厅的文件:同意解限。
短短8个月,从限批到解限,绍兴染化行业经历了一场绿色革命。
突击排查盯住排污口
绍兴县染化行业被限批,源自于2009年年底浙江省环保厅对绍兴县染化行业的一次突击检查。检查结果暴露出诸多问题:企业环保守法意识淡薄,超标排放和超总量排放现象普遍存在,偷排、漏排等环境违法行为时有发生;企业擅自扩建、未批先建等行为普遍存在;一些企业由于预处理不到位,入管污水COD浓度大大高于污水处理厂设计要求的1000毫克/升标准,最严重的甚至达到4000毫克/升。连绍兴县县长孙云耀都坦言,长期以来,绍兴县的染化行业既印美了白布,也染黑了清水。2009年,绍兴县工业污水排放量达到1.86亿吨,其污染物排放强度达到全省的3倍。其中,染化行业占了相当大的比例。对此,浙江省环保厅经过慎重决策,明确提出了4条意见,其中最关键的一条即是:实行染化行业区域限批。
限批令短短几行字,让整个绍兴县振耳发馈。绍兴县委、县政府经过讨论,统一了认识,痛下决心:要以治理整顿的实际行动,争取早日实现解限。
根据浙江省环保厅的要求,绍兴县环保局形成了《绍兴县染化行业专项整治方案》,确定了4个方面的整治重点,分设17项具体工作,并以6个月时间为期限,制定了详细时间表和保障措施。
2010年4月20日,一场动员大会标志着绍兴县染化行业环保监管专项整治行动正式拉开帷幕。绍兴县里4套班子成员、各乡镇党政和环保负责人,以及全县219家染化企业负责人全部参会。在会议上,主管环保工作的绍兴县副县长丁生产大声朗读了省环保厅对县染化行业实行区域限批的决定,在场的人都绷紧了弦。
动员过后,便是苦战。绍兴县环保局锁定的第一目标就是“河道杀手”——违法排污企业。环保局的态度是:逮着就罚,还要重罚。
刚开始时,企业老板们还谨慎小心,但2010年春节过后,印染市场形势趋好,一些眼红利润的染化企业老板们终于忍不住选择了开闸排污。在4月的一次执法行动中,有5家企业被查实有违法偷排、漏排行为,造成周边河水严重发黑。当天晚上,绍兴县副县长丁生产立即召集绍兴县环保局、法制办负责人召开紧急会议。会议一直开到当晚11点,并连夜成文,决定对5家企业做出停产、停水、停电的处理。
其中,一家企业因整改不力,一停就停了两个多月。
“你们不要把事情做得太绝。”事后不久,一家被罚的印染企业给绍兴县环保局局长高青泉打来威胁电话。公安出身的高青泉不为所动:“我们就是要以这种严惩不怠的执法威力,断绝更多企业的违法念头。”
5月某夜,绍兴县环保局班子成员再次开展专项执法行动。执法人员在雨中兵分5路潜入检查区域,对35家重点染化企业逐一突击排查。在钱清镇的一条小河边,执法人员发现沿河竟有5个排放口正在向河道排污水,最西边汩汩流着的竟是红色的废水。
“你们的良心哪里去了!这样的污水竟然直接排入河里!”面对闻讯赶来的企业负责人,高青泉怒不可遏,当即勒令企业停产整顿。
一次次类似的执法行动发挥了不小的威慑作用。一些企业过去对环保部门总是爱理不理,现在开始积极配合。5月底前,绍兴县染化企业永久性地封堵了225个下水排放口,并且对厂区内的雨水与污水实施了分离。
末位淘汰约束污水处理
染化行业废水成分复杂,浓度高。如果不经预处理,势必会给污水处理厂带来麻烦,甚至会使污水处理厂变成一个危险的大染缸。为此,绍兴县自2008年起就开展了“处理提标,进管达标”专项行动,要求全县企业进管污水和污水处理厂出水的COD浓度分别控制在1000毫克/升和100毫克/升以下。绍兴县环保局工作人员表示:“当时进度缓慢,效果并不理想。一是大部分企业在思想上没有真正重视,总是抱着‘保增长事大、抓减排事小’的想法;二是长期以来超标处罚的力度仍然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