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贴牌”依赖 宁波制造向“自主品牌”要出路
生意社2月24日讯 走在纽约、东京、米兰或者柏林这样的国际时尚之都,琳琅满目的国际知名服装品牌令人眼花缭乱。但很少有人意识到,在这些品牌的背后,有相当一部分产品却是地地道道的“宁波制造”。
这曾经一度是“宁波制造”引以为傲的“贴牌”生产方式,尤其是能够为国际大牌生产“贴牌”。
与中国其他以出口加工贸易为支柱的城市一样,宁波服装出口量巨大,却仍以贴牌加工为主,自主品牌出口的交货值只占出口额的1%。随着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力成本剧增、人民币汇率变动压力与日俱增,对于宁波大多数以贴牌生产为生的出口企业而言,凭借低成本竞争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而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的贴牌企业也开始面临一系列的生存危机。
变,或者亡,是大多数宁波纺织服装企业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向内销市场要增长,以自主品牌打天下,成为部分宁波纺企寻求突破的方向。
“三高”负担一年更比一年沉
去年9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保持了强劲的升值趋势。来自第一纺织网的数据显示,我国纺织服装企业的平均纯利润率为3%~5%,部分企业甚至远低于3%的利润率,一旦人民币升值3%左右,纺织服装行业的利润几乎就被完全侵蚀了。
“由于目前我国纺织服装企业以中小企业为主,95%以上企业是生产中低端的贴牌产品,与国外厂商的议价能力很弱,汇率方面带来的损失无法通过与客户协商、改善供应链管理等方法消化,提价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如果人民币升值幅度过大,将对我国纺织服装出口造成严重的打击。”第一纺织网主编汪前进指出。
第一纺织网数据显示,人民币若升值1%,服装行业利润率将下降1%~4%,将有近20%的企业无利润可言。
不过,“今年开始,外贸企业已经不再提人民币升值的问题了。”雅戈尔日中纺织印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虞黎达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当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从8.2升至6.8时,外贸企业已经承受了最大的汇率压力,“但是一旦进入6.8~6.5这个区间以后,我们看到的跌幅只有中间这0.3个点。”
在汇率之外,令企业难以承受的是,“去年一年原材料的涨幅翻倍,有的甚至翻了3倍;另一方面,工厂工人平均工资一年的增长在30%。”虞黎达给出了这样一组数据。“与原材料的价格和人力成本的涨幅相比,人民币升值的问题就显得没那么严重。”
依附于宁波-舟山港,宁波的纺织服装出口占到了宁波出口总额的五分之一。“三高”经济之下,成本剧增的必然结果就是提高产品售价。虞黎达表示,成本的上涨是整个中国纺织服装企业都面临的问题,而产品提价也是每一家企业消化成本必然的举措,所以现在往往演变成考验客户是否有能力承受涨价,并且将此转移出去。
“贴牌生产”隐痛渐显
如果将一件衬衫的价格分解为3块,那就是原材料成本+人力成本+产品附加值。
在宁波,你可以找到十几元一件的衬衫,也可以找到几百元一件的衬衫,它们都有市场。都是衬衫,价格差距如此之大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产品附加值。
而如今宁波大多数企业还在生产这种十几元一件的衬衫,尽管宁波服装产业每年的出口总量非常大,可仍以贴牌加工生产为主要形式,而且集中于低档常规商品,自主品牌出口的交货值只占出口额的1%。
“10年前,市场竞争并不激烈,只要原材料和人工便宜,企业就有利润赚,还能生存下去。”宁波服装协会会长张晓峰指出,在竞争不激烈的情况下,做生意是不会去考虑生意模式的优劣,只要能赚钱就行。
上个世纪80~90年代,国外大型跨国公司纷纷把低端加工环节转移到我国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宁波本土企业通过承接外国公司的贴牌订单进行生产,这种模式最终促成了“宁波制造”。
然而为国外品牌打工,OEM成就了“宁波制造”的同时,却也给生产商带来了隐痛。
“贴牌模式往往是对资源的高强度消耗和高密集化使用,在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的贴牌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已经开始面临一系列的严重危机。”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副教授王若明告诉记者。
贴牌生产的最大问题是看起来红红火火,但赚钱能力并不强,这就使宁波服装业在与国际品牌的博弈中处于劣势地位,投入大,风险高,获利却很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