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折是让利还是噱头:家居业价格透明化还有多远
生意社4月7日讯 在目前消费中,质量、价格、服务是消费者最为关注的三大要素。但现在市场上,无论是经营者“明码标价”还是“空口要价”,都明显存在价格不实、价格虚高甚至价格欺诈的现象,商场打折促销、消费者讨价还价成了一种习惯,商品的标价完全成了应付国家“明码标价”规定的一种摆设。
每一个到过建材市场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偌大的建材市场,几乎家家都在打折,家家都是做促销,你打折来我让利,你促销来我签售。同样的商品上周是5折,这周就是特价。面对如此众多的促销方式,消费者不禁自问,这商品的底价究竟是多少?
家居行业价格体系混乱
标价四五千元的马桶打完折后可以便宜一两千元,标价为两千多元的餐桌成交价可以不足千元,原价近万元的防盗装饰门,可以砍掉两三千元……如果你还嫌贵,销售人员会暗示你价格在折扣的基础上仍然可以再做一些让步,或者你当天交定金,价格可再优惠。记者在市内几个卖场,感受到了家居行业价格水分是如此的多。
“小件商品我倒不是很在意,像橱柜、卫浴洁具等大件商品,如果也没有标上明白的价格,那就让人心里不踏实了。”4月4日下午,正在八七路某建材店转悠的陈女士告诉记者。在众多家居店内,几乎每一件商品实际售价都比标价要低很大一截,价格签形同虚设。“买建材电器的不用看价格签,直接问销售人员就行,他们会给出一个真实的报价。”在子芳路的几家卖场,不少顾客都如此向记者表示。
家居行业价格体系是如此的混乱。据业内人士透露,“价格体系混乱”具体表现有虚高标价、虚构原价、抬高标价打折、卖高价产品送低价配饰等等,具体操作过程中又演化成返券、返现、买赠、抽奖、特价、限时抢购、秒杀等花样翻新的手段。对此,记者走访市场发现,很多商家认为目前中国家居建材行业发展并不成熟,价格不透明是现阶段的正常表现。
价格体系混乱是积习
价格体系混乱并不只是家居建材行业独有的现象,这是所有行业都面临的通病。很多商家表示目前中国家居行业发展并不成熟,价格不透明只是现阶段的正常表现,并不会持续太长时间。与此同时,部分知名企业也纷纷打出“全国同一价”来标榜自己改革的决心。
现阶段家居建材市场上很多产品的价格都不稳定,原材料价格波动较快时就会出现某一批次产品和另一批次产品的成本不等,从而导致销售价不同,给消费者造成价格混乱的感觉。有商家就表示,家居建材产品在生产过程中不可控的因素太多,加上生产需要一个周期,不同周期的产品因成本不同而出现销售价格不一样,这属于正常现象。据称,价格体系混乱是工厂定价体系的问题,并不是所有企业都会存在这个问题,因企业品牌而异,当然并不排除存在部分企业故意制造“价格混乱”的表象,这属于违法行为。
事实上,除了行业不规范和监督执行力不够外,困扰商家的市场因素也使得他们不得不“明码虚价”或干脆不标价。首先,绝大多数品牌没有品牌积累,品牌的“硬度”不够,把价格标出来,会把顾客吓跑了;其次,满足顾客的心理需要,“顾客买东西买的不是便宜,而是自以为自己占了便宜”,所以商家也愿意“高报价,低成交”。在营销学顾客的这种心理被称为社会心理“怕别人说自己是傻瓜”,另外一种是“自欺欺人心理”;最后,怕顾客投诉和国家相关部门查处。很多产品其实已经开始搞促销低价或者提价了,但是不能标,标出来之后如果价差过大就有“欺诈消费者”的嫌疑,会被人投诉和遭到处罚。
期待价格透明化
家居行业“价格体系混乱”已经成为一种通病在市场上存在着,那么究竟应该如何来拔除这个“病毒”呢?业内一致表示,在全行业推广“明码标价”刻不容缓。
对于市场上的价格混乱,中国消费者协会秘书长杨红灿曾经表示,商家习以为常的不标真实销售价格的行为本身涉嫌对消费者的误导和欺诈,愈演愈烈的促销活动不仅扰乱了价格市场秩序,还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杨红灿还表示,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法律法规还不够完善,监督管理还不够严格,从而导致消费者和经营者在商品价格问题上都付出了不小的代价,相互的信任度越来越低。在3月15日中国消费者协会联手国家发改委发起的“明码标价”行动启动仪式上,杨红灿号召家居行业所有企业都要明码标价,向消费者展示实实在在的价格。
推广“明码标价”需要很长时间,消费者多年来养成的砍价习惯尚需要打磨。据了解,家居行业的价格体系并不成熟,透明度远远不能令人满意,家居行业协会和部分企业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开始积极展开立项,力促“价格透明化”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