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企业:不愁订单愁利润
原材料涨价是纺织服装企业面临的最大问题。近两年国内棉花价格的年度涨幅分别是40%和86%,化纤等替代品的价格也是一路飙升。再加上招工难造成开工不足,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原因,纺织服装行业成本直线飙升。
为七匹狼、安踏、匹克等国内知名品牌提供面料的泉州恒丰化纤有限公司执行总裁洪炳煌算了一笔账:与去年相比,原材料的价格上升了20%~30%,人工成本也上涨了20%~30%。在两者的推动下,面料的价格也上涨了30%左右。“我们的价格涨得并不多,一直走薄利多销的路子。企业的利润比往年降低了30%左右。”
“虽然近期棉花的价格出现了短暂的回落,但只是淡季的短期调整。长期看来,我国棉花供需依然偏紧,价格仍将保持在25000元/吨的高位。所以,纺织企业的高成本时代已经势不可挡。”一位业内分析师对记者说。
商务部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出口企业平均利润率为1.47%,远远低于工业企业的平均利润水平。今年1~2月,进一步下降到1.44%。
中国服装出口进入重新洗牌期
金融危机之后,中国的出口强势回暖,2010年全年出口增速达31.3%。就连当年年初最不被看好的纺织服装,一波三折之后,也达到了23%的增长速度。但不可否认的是,中国服装出口正在经历一个重新洗牌的时期。
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1~4月我国纺织品服装累计出口685.0亿美元,同比增长27.39%。其中,纺织品出口289.31亿美元,同比增长34.05%,服装及其附件出口395.69亿美元,同比增长22.93%。这一结果在情理之中。出口额出现大幅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在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的环境下,国内出口企业纷纷提高出口产品价格(出口产品价格每月环比提价幅度在5%~10%左右),因此出口产品同比价格提高的幅度较大,导致出口金额的大幅度提高。
“虽然成本激增,但出口提价困难不小。”据商务部有关人士介绍,今年华交会上纺织企业订单报价普遍同比上涨15%~20%,个别产品提价幅度更高。然而,外商对10%~15%以上的提价普遍难以接受,部分欧美客户已经开始缩减在华的采购量,部分低端商品会更多倾向从东南亚等低成本地区采购。
“我们将羽绒服的报价提高到22美元,老外说不行,只给21美元,按照这个价格,我们现在出口一件羽绒服的利润只有1美元。”上海龙商纺织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罗卫明表示,两三年前,一件羽绒服的出口利润是2~3美元,利润大幅下滑是因为成本飞速上涨,比如鸭绒,以前每公斤只要80~90元,现在已经涨到300元左右,但是出口价格提不起来。
罗卫明称,据他的预测,到今年8月份,上海、江苏、浙江可能会有两成左右的中小服装贸易企业要垮掉。
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经销商。与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秋冬装订货价普遍上涨两三成,不过这并不意味着零售价也会同步提升。业内人士表示,考虑到市场接受程度,零售价能上涨15%左右就不错了。利润率下滑风险增大,一些服装销售企业正考虑甩手不干了。
“我得好好核算一下成本,如果风险太大就准备转行。”康妮雅经销商马先生说,服装销售行业竞争激烈,店面租金、工人工资占去很大一部分成本,定价稍有不慎就会造成产品积压、满盘皆输,去年秋冬装价格飞涨导致销量骤减、压货严重就是很好的例证。
最近一项调查显示,中国数以万计的中小外贸企业正面临严峻的考验。来自广东、浙江、江苏、辽宁、四川、湖北6大出口大省的外贸调研显示,这些地区约有半数企业利润下降,部分企业亏损面加大甚至倒闭。
业内分析人士指出,未来在高棉价时代,纺织产业结构调整是必然的,经过大洗牌后,企业将两极分化,行业将出现“强者恒强,弱者淘汰”。优势资源将加速向大企业流动。订单向大企业集中,大企业市场话语权增加。就目前情况看,大型纺织服装出口型企业普遍反映2011年年初订单情况良好,已做好扩产准备。另外在中小企业不敢接单的情况下,大型企业有较大的订单选择权,订单质量为这些企业所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