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棉花激荡一周年 纺织企业临生死危局


http://www.texnet.com.cn  2011-06-03 08:37:12  来源:上海证券报 收藏

  随着下游纺织品市场需求恢复,棉纱价格随着棉花价格的走高而大幅升高,与棉纺织相关的上市公司2010年度的业绩也相当亮丽。华芳纺织(600273)、华孚色纺(002042)等A股纺织行业上市公司的年报均相当靓丽。华孚色纺称,“由于色纺纱产业链短,成本转嫁能力较强。2010年以来主要原材料棉花价格涨幅超100%,普通纱线产品涨幅在80%,公司色纺纱产品也顺势提价。”

  “去年确实是投资纺织业股票的好机会。”北大方正物产集团棉花业务部经理董淑志说。

  去年下半年,棉花商业库存极低,因为该年度种棉面积减少、天气恶劣、消费回暖等因素导致消费缺口扩大,大量上年度库存被消化。低库存难以满足企业的用棉需求,企业需求的扩大则捧高了棉价,棉价的上涨带动了纱价上扬,这就是09-10年度棉价与纱价互相作用走强的因由。

  2010年8月底,河南中方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仲曾对记者说:“目前公司开工率为100%,下游通畅,产品销售速度较快,产成品库存不足10天。”

  分析师告诉记者,近年罕见的供给缺口带动国内外棉价处于典型的牛市之中,进而带动了2009-2010年度整个棉花贸易、纺织行业的红火。由于价格传导的时间效应及产业链对价格接受程度不同,处于产业链上游的贸易和纺织行业在本轮棉花牛市当中获益明显,而下游的织布、纺织品服装行业则处于近年来的均值水平。

  随着价格的走高,棉花期货业成为期货界的明星品种。进行棉花交易的郑州商品交易所一举成为国内成交额最大的商品交易所。整个中国期货业的格局都因棉花而出现了戏剧性的改变。

  从2月底到5月底,在长达三个月的时间里,郑商所的日总成交额一直压到原来的老大上海期货交易所。更有甚者,在某些交易日,光是棉花的成交额,就占据了整个商品期货成交额的接近4成。以4月7日为例,当天棉花的成交额为2725.7亿元,而上海期货交易所的日成交额才1875亿元,大连商品交易所的日成交额才955亿元,也就是说一个棉花就压到了整个上海期货市场,也差不多是上海和大连市场的总和。

  不光是国内,外棉更是一派波澜壮阔的景象。美棉从去年6月份的80美分一路走高,一直涨到219.7美分的巅峰,涨幅超过170%,在农产品中可谓一枝独秀。

  “国内的棉纺织企业,在突如其来的大行情面前准备不足,”新湖期货分析师廉超告诉记者,由于棉花期货在国内的历史不长,此前几年也一直是温吞水的走势,因此企业在套期保值上的训练不足,跟有色金属、油脂企业在期货上的成熟操作不可同日而语。整个行业对于期货工具的陌生,也让价格暴涨暴跌引发了行业环境的剧变。

  教训纺织企业亟须补课“套期保值”

  “套期保值”,是指把期货市场当作转移价格风险的场所,利用期货合约作为将来在现货市场上买卖商品的临时替代物,对其现在买进准备以后售出商品或对将来需要买进商品的价格进行保险的交易活动。例如,一个农民为了减少收获时农作物价格降低的风险,在收获之前就以固定价格出售未来收获的农作物。期货市场的作用,就是减少价格暴涨暴跌对企业正常经营的影响。

  而一些棉纺织企业也深感期货价格重要,如今每个企业都会参考郑州的期棉价格,“基本上是天天都看,也会参与做。”记者在本次调研中就注意到,贸易商和下游企业对棉花和PTA期货的推出较为肯定,期货价格发现功能突出,引导着现货市场变化的方向,贸易商的报价往往要参考期货的走势。纺织原料和产品的价格波动剧烈,现货企业和贸易商只有利用好期货这个风险管理工具,才能稳定经营。

  但在操作水平上,企业们显然还很需要提高。有些企业将套保不利归结于期货公司的“忽悠”,也说明这些企业还没有建立自身的套保理念和套保团队。有纺织企业主坦诚,目前国内纺织企业并没有真正意义的套保。

  国内企业虽然自己在套保操作上很稚嫩,对套保的认识也较浅,但是它们在实际贸易中也更爱与那些善于套保的外商打交道。“作为企业的实质感受就是,国际粮商巨头之一的路易达孚(Louis Dreyfus,全球第三大粮食输出商)供货就比较稳定,因为它在期货市场上的操作很成熟,而不大做期货的印度货商就经常出现问题,”某企业主说,“从外商的情况就可以看出期货的重要性”。

  业内人士表示,在有色金属行业和油脂油料行业,主要企业在自身的套期保值操作上均有大量的人才和经验储备。例如中粮集团在套期保值上的操作就相当成功。

  棉纺织企业在经历了这波大行情之后,也要逐渐领悟期货的“门道”。“即便是过一段时间棉花价格又涨上去了,行业危机解决了,但期货这门功课是一定要学会的。”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棉花  棉纺  原材料  纺织企业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要闻
进入要闻>>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