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针织企业的“抗压健身操”
为了推进这一纺织机以新代旧的进程,大朗镇还专门拨出1000万元,对购买国内外品牌数控织机的毛纺织企业给予奖励。大朗镇毛织行业管理办公室的资料显示,该镇将力争今年内全镇毛织企业使用数据织机的总数达到2万台。
不少企业眼见引入数控织机等电脑设备所带来的众多好处后,也竞相买入,以提高竞争力。但事实上,数控织机并不适合所有企业。业内人士提醒,企业在做技术升级的决策时需要谨慎,因为引入机器,意味着必须将流动资金部分投资在机器设备上,对资金并不充裕的企业来说就意味着流动资金减少,一旦订单减少,带来的资金压力可能是企业无法承受的。
为了在大朗越来越多的数控织机企业中进一步提升竞争力,曾天仁表示,颖祺实业今年还有新动作,“今年将进行结构性调整,再增加100台粗针电脑设备,因为这种设备不仅可以产生更高的利润,而且也是全球正在流行的趋势。”
内陆设厂降低成本
随着广东省“双转移”的推进,不少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把工厂转移到生产力成本更低廉的内陆地区,颖祺实业是其中的先行者,其策略部署可追溯到2003年。
目前,颖祺实业在大朗镇的员工有2500多人,其余员工分布在广西、贵州、四川等省份的近10家分厂。继续扩充分厂的生产能力,提高产业链的抗风险能力,是颖祺实业未来的战略目标。而这一战略目标的确定,颖祺实业也经历了一番摸索。
“我们曾经在孟加拉设工厂,颖祺实业的投资比例达51%,当时中国还没加入WTO,我们是为了利用当地的贸易优势而设立工厂。”中国入世后,颖祺实业就结束了位于孟加拉国的工厂。
如今,随着中国劳动力成本的逐渐提高,颖祺实业也有了重启海外投资的想法。不过,去年在柬埔寨的考察之旅,让曾天仁打消了该考虑,因为柬埔寨的劳动者习惯给考察人员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他们赚够吃饭的钱,这星期领了工资,就出去玩到差不多花光了再回来。你会担心在当地设立工厂后,拿到订单却找不到员工来干活。”
在曾天仁看来,中国在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际上仍然有一定的优势,因为中国的劳动者素质相对较高。目前,颖祺实业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广西工厂的建立。颖祺实业在广西桂平市购买了100亩地,将把桂平作为重要的生产基地进行建设。
“桂平做针织行业的人数超过25万,我们招工将有优势。”曾天仁表示。除了桂平市,颖祺实业在广西的贵港市、岑溪市、平南县均设有工厂。
珠三角廉价劳动力的优势目前已经不复存在,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出路,是将生产环节逐渐转移至广东及内陆的一些偏远地区。为了吸引更高素质的劳动技工转移到颖祺实业的工厂,曾天仁推出了具有诱惑力的转厂奖励,每个从其他工厂转移过来的工人,都可获得高达2500元的奖励。
创建自主品牌寻找突围
生产加工型企业处于制造业价值链的底端,要突破,就必须从加工贸易这一环节突围。虽然通过引入电脑设备,以及扩充分厂的生产能力等多种手段提高了产能,颖祺实业并未放缓转型的步伐。颖祺实业在东莞本部重点保留研发设计、品质监管和营销管理等后续工序,构筑起劳动密集型供需外包外产、公司总部统筹协调的生产体系。
曾天仁表示,颖祺实业未来将不再追求生产能力的扩张,而是追求品牌的建设。
记者在该公司办公大楼的二楼,见到不少办公室正在装修。据曾天仁介绍,这些办公室将装修成为产品研发设计室及陈列室等。为了进一步提高品牌的档次,该厂在深圳投资3000万元建立专门的办公室,致力于未来品牌的建设。
颖祺实业的自主品牌“W&K颖和祺”,早已注册商标,不过一直以来没有在内地开店推广。
“我们先让市场检验我们的设计理念。”曾天仁表示。几年前,颖祺实业开始了ODM之路,由颖祺实业提供设计样品,国外的合作方如果看中样品,则拿着样品照葫芦画瓢生产,从而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经过一系列的尝试设计后,他们的样品逐渐为国内一些大品牌所采用。
为了提高设计能力,颖祺实业还把集团研发设计中心从香港转移至大朗颖祺公司本部。经过几年的市场检验后,曾天仁认为颖祺实业的自我设计能力已经能够自主走向市场。W&K的自主品牌也迎来了好消息,在2008年被评为广东省著名品牌。
“现在花血本也要做自己的品牌,除去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外,自主品牌每年都投入3000多万进行研发设计。”曾天仁预计,在今年下半年,西安、重庆、贵阳等几大城市将建立W&K品牌店。“这个行业没有大的利润,但是,一定是不会凋谢的产业。”
大朗转型迈向“世界毛织之都”
压力将持续存在
东莞市大朗镇是首批中国羊毛衫名镇,以大朗为中心的产业集群,有近万家毛织企业,仅大朗就有3000多家,整个产业集群的毛衣年销售量超过12亿件,在大朗集散的有8亿件。
2010年,大朗规模以上毛织业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51%,2010年1-11月,以毛织品为主的一般贸易出口同比增长41%。
但2011年是一个拐点。人民币升值、原材料成本上升、劳动力成本增加、行业结构转型升级、融资成本加大等多座压力大山,再次重压在中小企业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