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针织企业的“抗压健身操”
历来有民间资本“风向标”之称的浙江温州,近日传出有三家知名中小民企相继倒闭或是企业主出逃。广州知名商圈上下九路出现1元一件的衣服,业内人士称这是服装工厂倒闭或者产能过剩而需要处理的尾货。
对此,广东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会秘书长谢泓表示,并未观察到广东中小企业有出现大规模倒闭的迹象。但连颖祺实业这样的知名企业也在担心“今年的出口形势可能是近30年最严峻的一年”,可见毛织企业遇到的经营压力并不容忽视。
探其原因,中投顾问轻工业研究员熊晓坤表示,原材料价格上涨是一个重要因素,近两年,国内棉花价格的年度涨幅分别是40%和86%,化纤等替代品的价格也是一路飙升。从2011年一季度的出口单价分析,纱线平均出口价格上涨了27%,面料上涨了20%多;其次,劳动力成本上涨。今年出现用工荒现象,为了保证企业生产线正常运作,企业只能通过提高工人福利待遇来吸引劳动力;再次,汇率风险也是一个因素。人民币升值压力大,对出口企业造成较大冲击;此外,美国经济显示滞胀迹象,其市场出现萎缩,这直接连累中国外贸出口服装业的生产;最后,中国宏观政策导致银根紧缩,企业获得融资难度也加大了。
熊晓坤认为,在短期内,该种形势很难改变并将持续。这是因为上述原因中很多来源于外在的经济环境影响,从成本上来看,中国原材料资源相对短缺,以棉花为例,有1/4的棉花来源于国外进口,加上原材料价格上涨预期不减,原材料的成本压力难以避免,而人力成本也无法减弱,预计今年工资上涨幅度将达10%-15%;从宏观经济政策看,我国为抑制通胀将继续维持偏紧的调控政策,企业融资难度依旧。
正略钧策管理顾问公司合伙人王海文则认为,相信这些压力因素将会伴随着中国整个十二五期间,他呼吁企业提早做出产业升级应对变化。“面临这些情况,如何企业没有改变,形势只会一年比一年困难,明年将会碰到更难的顶峰,最终过不了这个关口就做不下去了。”
大朗镇谋求整体转型
不仅是颖祺实业这样的企业在为产业升级积极应对,作为中国羊毛衫名镇的大朗镇,也在整体上调整着自身的转型。镇政府通过的《大朗镇毛织产业集群建设工作方案》(2009年—2020年)就明确提出:到2020年,将大朗建设成集高档毛织品生产基地、毛织服装研发设计中心、毛织服装销售中心、毛织服装品牌集散地、数控织机制造和销售基地于一体的“世界毛织之都”,成为世界毛织服装流行趋势风向标,持续提升大朗区域国际品牌在海内外的影响力。
为实现这个目标,近年来,大朗镇推进毛织业两大转变发展战略,加强扶持引导,实施品牌经营,推进毛织业两化融合,着力完善研发设计、质量检测、人才培训、信息咨询、展销物流、融资服务等六大公共服务平台,推进企业自主品牌的创建和发展。
在此推动下,颖琪实业、东晟羊绒等镇内一大批知名毛织企业相继打造出自己的自主品牌。截至目前,全镇700多家毛织企业拥有自己的品牌,大朗毛织业发展步入一个新时代。以东莞市东晟羊绒制品有限公司为例,其作为大朗较早实施自主品牌战略的企业,旗下的“印象草原”是中国首个羊绒衫定制品牌,致力打造中国羊绒衫“量体定制”专家,目前该企业的业务量每年都翻倍增长。上月刚结束的2011年秋冬产品订货会,也受到不少采购商的追捧。
不过,大朗以及当地企业的转型升级,仍然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项。
熊晓坤表示,产业转移重点是要关注两方面问题,一个是产业结构的问题,一个是当地劳动力发展的问题,产业转移要注意产业布局与产业结构优化选择,注意产业间的关联度,而劳动力转移要注意劳动力能力与岗位的适应性问题,完善劳动力培训机制。目前,服装产业在转移中应注意加大技术、设备的更新,提高产品附加值,并着力打造自主品牌,形成竞争优势。
熊晓坤认为,大朗在产业升级以创新作为推动企业发展的灵魂,具有前瞻性,而其对于人才的引进制度也颇具吸引力,这使大朗产业升级处于稳步发展之中,但在产业承接方面有待加强,建立现代化商务圈能够将设计、生产、销售、推广等环节有效连接,通过逐步整合完善,将形成完整的产业链结构,进一步加快大朗产业的升级步伐。
王海文表示,国内市场总的来说是有潜力,服装产业进行产业升级有一些事项需要注意。第一是要根据自己的资源对细分市场进行切入,不要一跳就跳进竞争激烈的火海;第二是对行业有耐性,有持续的投入;第三是对企业的战略目标要有清晰的认识,例如对产品的认识,开发的能力,渠道的处理,品牌的推广等事项。
时尚产业经济研究专家李凯洛也提醒企业应走出转型误区。目前,不少中国的企业对转型存在一定的误区,企业必须意识到产品不等于商品,生产能力不等于市场能力,企业文化不等于品牌文化,工厂品牌化不等于品牌工厂化。李凯洛建议大朗毛针织企业从容应对目前的困境,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从OEM向ODM或OBM积极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