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纷纷“触网” 售后服务遭考问
生意社6月24日讯 随着我国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奢侈品市场也已注重网络营销渠道,很多奢侈品生产商开始拓展网络市场,奢侈品迎来“触网时代”。
2011年被誉为奢侈品电子商务的“中国元年”。据相关数据显示,中国奢侈品销售在全球占比达25%,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并且6成都是在国内而非海外购买。另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奢侈品的网络销售额约占到行业总成交量的5%左右。
但报告预测:未来奢侈品网购交易额的行业年增长率有望在100%以上;而在中国市场,在未来两年内,中国奢侈品电子商务的销售规模将逾200亿元;而在全球主要100家奢侈品牌中,目前几乎全部奢侈品牌公司都建有企业网站,其中通过官网商城或通过第三方B2C平台进行网络销售的约占77%。如此看来,奢侈品品牌集体“触网”俨然形成了全球化的趋势。
面对中国奢侈品市场的巨大潜力,全球的奢侈品厂商已把目光投放到了中国奢侈品电子商务市场,据了解,Giorgio Armani,Jil Sander、Dolce&Gabbana、Valentino、Diesel、Emilio Pucci、Marni等国际大牌纷纷“触网”、布局网络零售,把产品卖到了网上。
“网上交易和传统渠道的融合是销售渠道发展的必然趋势,网络营销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成为消费者的主要消费渠道之一,全球奢侈品品牌集体‘触网’的原因则是顺应这一发展趋势。”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高博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对于奢侈品在国内集体“触网”的原因,高博轩分析认为,一方面是奢侈品消费的平民化,随着国内中产阶级的崛起,大量催生的中产阶级并没有传统渠道消费的习惯,网络渠道成为其消费首选;另一方面,网络消费渠道成为了各家奢侈品企业争夺的重点,通过网络宣传扩大品牌知名度、影响力,塑造品牌价值成为企业当前阶段的重点选择。
虽然奢侈品“触网”的市场前景被普遍看好,但很多人也表示担忧。由于网络本身的特质,奢侈品“触网”后,很可能面对产品质量、产品过气、售后服务等多方面问题。
对此,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莫岱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一般来讲产品质量还是能够保证的,消费者可以放心购买。由于网上奢侈品的优惠价格会对实体店的销售造成一定程度上的冲击。从实体店节省下来的成本,就可以用在支付服务、售后服务等方面。
高博轩则认为,奢侈品“触网”后的弊端是显而易见的,由于消费者对网络销售警惕性较强,所以对产品质量的判别、产品样式的追求等方面将更加严格,如果不能及时通过售后服务解决消费者疑虑,那么奢侈品品牌将受到严重影响。另外,侵权、假冒、不正当宣传、恶意攻击都将对奢侈品企业的网络营销造成影响。
而对于消费者在网上购买奢侈品同样要更加谨慎,国内消费者的奢侈品消费习惯还处于萌芽阶段,有消费者盲目追捧某奢侈品品牌,在遭遇到质量问题时,却缺少维权意识。所以国内消费者应当明确,奢侈品消费需要关注一整套的服务过程,需要享受奢侈品销售的售后服务。高博轩建议,消费者可以对产品渠道、质量保证、售后服务等重点环节进行重点关注,努力提升维权意识,以保护消费者正当权益不受侵害。
- 香港地区正在苦苦挣扎 中国奢侈品消费者重燃韩国购物热 (11-30 09:08)
- 2016年奢侈品行业趋势判断:时尚电商高速发展、关店潮持续以及品... (11-28 13:19)
- 奢侈品业绩不佳 Gucci委身频打折致购买意愿降低 (11-23 13:08)
- 面对亚洲市场低迷 时装品牌都开始产品整合潮? (11-23 08:38)
- 面对亚洲市场的低迷 时装品牌陆续关闭副牌线统一产品品牌 (11-20 13:51)
- 中国诞生本土奢侈品的时机到了? (11-19 10:54)
- 中国奢侈品市场不景气 LV关闭中国内地三家店 (11-18 09:16)
- 消费者不再热捧奢侈品 全球奢侈品市场增长放缓 (10-31 08: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