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价?纱价?“追涨追跌”联动博弈
生意社8月10日讯 在我国纺织市场,三大类棉纺原料——棉花、涤纶、粘胶的使用比例大约为50∶35∶10,其他原料占比为5%左右。可见,棉花原料价格的牵动甚大,是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关键环节,必将通过产业链的传导来进行逐层的消化传递。
金融危机后,国际大宗商品被赋予的金融属性更趋明显,棉花价格也于去年开始成为一般供需规律难以解释的商品,忽而涨到峰顶,忽而跌向谷底。面对“顶”和“底”的高深莫测,行情到底是调整还是趋势谁都难以决断。
数据显示,国产328级棉花价格从去年年初的14900元/吨,一路上涨到今年3月上旬的31200元/吨,而后一直步入下行轨道,截至2011年7月26日,国产328级棉花价格已经接近20000元/吨。棉花价格的持续回落,是在货币趋紧和下游需求疲弱、企业去库化活动加速等共同因素影响下的结果。棉花价格的逐渐回落被认为是其逐渐向商品属性轨道的合理回归,但下行趋势何时止步,目前来看还未现眉目。
据有关市场数据显示,2011年二季度,棉纱价格31000元/吨,较一季度环比下降了13%,而二季度棉布价格也从一季度的6.8元/米下滑到5.8元/米。“稳步启高、价格松动、迅速回落”成为今年上半年纱布市场的真实写照。而“追涨追跌,与原料价格联动效应显著”则更能真切地解释纺织产业链上游产品的价格波动。
但产业链传导最终要看市场的承受能力,产业链越向后端延伸,越要依赖于市场承接的决定。今年以来,正是由于下游环节受到了需求抑制的影响而显得疲软,才出现了价格信号传导受阻,上游环节利润受到挤压的局面。据有关数据显示,我国衣着类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在今年上半年仅提高了4.44%,下游价格传导受阻明显。这也就解释了今年上半年棉纺企业生产困境较大的原因。
用工?工资?民生产业自身博弈
研究表明,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刘易斯拐点”已经出现,人口红利将逐渐消失。随着劳动年龄人口比例不断下降,纺织行业用工问题可能会更加严峻。民生产业在民生问题面前陷入了尴尬。纺织行业解决的是老百姓的穿衣民生,期待着居民消费能力的提升和市场需求的旺盛,但是用工成本快速上升、渐成常态的用工短缺,又使得用工成本的合理控制成为行业所须,劳动力成本问题成为这个民生产业必须应对的长期问题。
自去年以来,全国30个省份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大部分省市的上升幅度都达10%左右,有的甚至调高了25%。而在“十二五”的开局之年,改善民生继续受到关注,居民收入的提升要跑赢GDP的增速,成为多个省份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重要笔墨。让老百姓的“钱袋子”尽快鼓起来已经成为新一轮民生布局的指向。
但这对于劳动密集型的民生产业——纺织行业来讲,却迎来新一轮旋涡。据有关数据显示,2001年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平均月工资水平约为580元/人,但现在工人工资涨得很快,在中部省份的工人平均月工资要2000元以上,东部省份工资上涨幅度更高,工资上涨给企业带来的成本压力明显。尽管很多纺织企业也纷纷通过拓展市场、提高效率、加强技术改造等手段来积极应对,但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属性决定了用工成本问题将如影随形。
主动?被动?国际订单得失博弈
在我国纺织企业放弃部分订单的同时,越南、孟加拉等竞争对手国却表现异常活跃,积极发挥其劳动力价格低廉等优势,主动承接国际市场订单。据美国商务部纺织品办公室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1-5月,美国从我国进口的服装、棉制品、毛制品数量分别下降0.8%、13.4%、5.7%,而从越南、孟加拉、印尼进口的数量均明显增长。
纵观2011年上半年,世界经济整体形势不容乐观,国际市场在分化和动荡中前行。国际市场需求的分化增长,也成为我国纺织出口企业所面对的市场现状。
一方面,来自于发达市场的国际需求增长缓慢;另一方面,来自于发展中市场的国际订单需求增长明显,也造成了我国纺织品服装对发展中国家出口增速远快于对发达国家出口增速的情况。据统计,2011年1~5月,我国对发展中国家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速为30%,远高于对发达国家的纺织品服装出口增速8个百分点。
出口区域的分化表现,与我们对主要成熟的国际市场订单流失密切相关。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我国纺织企业或被动或主动地丢失部分成熟的国际市场订单,成为不争的事实。近日,人民币汇改已经迎来了六周年,综观汇改以来的人民币币值走势,基本处于升值轨迹,且近年来的升值步伐明显较快。扛着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如何消化汇率变动等综合成本成为很多外贸纺织企业的顾虑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