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名城”集体停产:企业深陷产业链困局
生意社8月29日讯 曾经号称日赚一辆宝马的福建长乐县棉纱企业停产以应对日渐减少的订单。
曾经宣称接单接到手软的广东棉纺类外贸企业减产以应对订单无利润。
中国出口类企业的困境从棉纺行业可见一斑。美国继续上调债务上限,欧债困局短时间内难见转机,外部市场的需求日渐萎缩,长期依靠出口的中国众多生产型企业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
更何况还有人民币升值和国内紧缩政策带来的资金压力,棉纺企业会否成为第一块倒下的多米诺骨牌?
“在库存消化难、生产资金周转不开的情况下,企业暂时性停产是一个无奈却又不得不做出的决定。”长乐棉纺行业协会秘书长林宝广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8月16日至18日,长乐市棉纺协会组织35家会员企业召开全体会员大会,一致同意于8月22日至24日采取停机压产措施,以减轻库存压力,加速资金周转。
有“纺织名城”美誉的福建省最大棉纺基地——长乐市在找不到订单的情形下遭遇整行业大幅停产。这个传说中不产一斤棉的“无棉之乡”从零开始,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成为目前全国三大针织布面料的重点区域之一和三个百万纱锭基地之一。
曾经,在市场繁荣的时候,长乐不少中小纺织企业主,只要能请到工人,每天都满负荷生产,一天就可以赚一辆宝马。
订单锐减棉纺企业被迫停产
“在国内服装业出口形势良好时,我们的产品绝大多数是销往广东、福建本省、浙江、上海等生产外贸服装的企业,内地几乎没有销售额,而如今为了应对沿海各省市的订单下降,我们不得已在中西部地区去寻找我们并不熟悉的客户。”长乐一家较大的棉纺企业董事长告诉记者。
8月19日,记者随机采访了十几家长乐棉纺企业,有数家棉纺企业已经提前停产或处于半停产状态,有的小型企业“船小好调头”,转为生产一些目前市场上较好销售的化纤类纺织产品。几家大的棉纺企业的总经理则跑到成都、西安等内地寻找订单客户。
“我们几乎每天都要关注广东省服装企业的出口形势,以那边的出口状况好坏来作为我们是否增产的风向标。”长乐市华源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宗立告诉记者。
据广州海关8月17日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1~7月广东出口纺织服装244.8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1.6%,但4月起增速逐月放缓,7月出口纺织服装的增幅更比3月回落28.5个百分点。
统计数据还显示,1~7月广东出口纺织服装到香港58亿美元,增长2.9%,出口到欧盟52.3亿美元,增长30.2%,出口到美国38.5亿美元,增长15.9%,出口到东盟20.6亿美元,增长32.4%,以上四者合计共占广东纺织服装出口总值的69.2%。同期,广东对拉丁美洲和非洲分别出口17.2亿美元和9.3亿美元,增幅分别达66.9%和33.9%。
这看似形势一片大好的数据却另有玄机。上海最大的进出口贸易公司飞马公司贸易部的一位人士告诉记者,“今年出口看起来不错,但主要是价格提高了,数量增幅其实在减少。”
第一纺织网总编辑汪前进也认为出口增长的比例里,价格上涨因素贡献了20%多,出口数量增长贡献不到5%。
来自第一纺织网的数据是:2011年上半年,我国纺织服装出口中,纺线的平均单价同比上升了30.31%,但出口数量上升仅为5.75%;棉布类,平均单价同比上升了41.73%,但出口数量却是负增长-1.89%;针织成衣出口单价上升了20.3%,但出口数量仅增长3.49%;而梭织成衣,平均单价上升23.06%,但出口数量却是-0.1%。
而即便是这种价格因素带来的纺织业出口高速增长,也可能在明年一季度结束。汪前进表示,纺织企业在高位时进原料使得产品价格上升,这一因素到明年一季度将消化,届时出口提价过程结束,国内纺织出口增速或将放缓至10%左右。
另据分析,今年前四个月增速较快是由于国内棉花价格高涨带来的金额增幅较大,从3月棉价逐步震荡下跌之后,订单量呈减少趋势。
据长乐市副市长郑祖英介绍,目前长乐市现有纺纱企业31家,纱绽450万绽,2010年实现产值214.43亿元,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有10家。目前该市正投资128亿元,动工建设31个项目,投产后预计增加纱锭380万锭,年新增产值205亿元。目前长乐市日产纱锭量在2500吨左右,日平均产值大约在6000万元左右,停产三天,意味着产值将减少1.8亿元左右。
“这也比我们继续生产,加大库存压力,导致纱锭价格下降所带来的损失要小得多。由于伏天工人的高温费补助高,以及工人工资的提高,按照目前的棉花价格和面纱价格,继续生产肯定是赔钱的,此外多出来的库存量还会让面纱价格更加提不起价来。”长乐棉纺行业协会秘书长林宝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