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外需求未好转前棉花仍有赖收购价托市
生意社3月19日讯 目前市场逐步进入新棉花播种期,前期国家提高收储价格至20400元/吨,更多是出于提高棉农植棉积极性和保障下年度市场供棉的目的。
但美债、欧债经济下行后对国内纺织品进口需求减少的影响仍在。
据海关数据显示,2月份,国内出口纺织品服装约97.12亿美元,同比减少7.01%,环比减少54.87%。纺织品服装出口下滑势头明显,从而抑制了棉花的下游需求。
目前抑制棉价上涨的根本因素是内外市场需求减少。内需虽可通过货币政策调整和市场刺激扩大,但外需并非国内货币政策可以直接影响。
在内外需求明显好转前,棉花虽有国储收购价托市振荡走高,但并不存在大涨的基础。商品市场一旦出现利空信号,棉价弱势走势仍将显现。
两会对今年经济增长的预期下调至7.5%,预示着大宗商品价格重心将有所下调。
棉花目前有国储收购价保护,在供给较为宽松和外围需求减弱的背景下,棉价走高仍有赖于国内需求有效启动和全球经济的复苏。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纺织网
「相关报道」
- 生意社:需求平淡 涤纶纱行情暂稳(3.26) (03-26 13:56)
- 生意社:供需不佳 涤纶纱弱势整理(3.18) (03-18 15:43)
- 生意社:市场需求低迷 茧丝走势疲弱(3.17) (03-17 15:26)
- 生意社:需求不佳 涤短行情持稳(3.10) (03-10 15:33)
- 采购需求无明显放量 氨纶价格阴跌 (02-23 09:58)
- 棉花下游消费依旧“老样子” (11-21 08:59)
- 纺企开机率偏下 下游需求比前期增多 (08-29 10:47)
- 2013/14年度棉花进口料超预期 14/15年度进口或下降 (08-21 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