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料知识]探讨明代的起绒织物
生意社4月27日讯
一、明代的起绒织物
绒织物简单地说是以细金属杆当作假纬织入,将经纱形成挂在杆上的绒圈,织过数杆之后以刀片划开绒圈,就成为绒毛。绒织物的组织包括一组地组织与一组绒圈组织。经纱由不同经轴的一组地经和一组较粗的起绒经以2∶1或3∶1排列;纬纱由一根地纬和一组起绒纬组成,起绒纬是由二个固结纬中夹一根起绒杆组成。地组织一般为斜纹,绒经与纬纱以平纹交织:绒经先跨过一根地纬、沉入一根固结纬后,浮于金属杆假纬产生绒圈,之后再下沉于另一根固结纬,形成一个绒圈的循环织程。
明代的绒织物包括素绒与提花绒两大类。目前出土与传世的明代的绒织物仅见非提花类的素绒,品种有单色素绒、素剪绒、抹绒与双面绒。单色素绒是全幅为均匀绒毛,有时会加以刺绣装饰成华丽图纹。素剪绒又称“漳绒”,同样使用双经轴的绸机织造,不作提花。这类绒见于苏州明代万历王锡爵墓出土文物中,是目前所知中国出土最早的一件绒织物。制作方法是由技艺熟练的师傅先用粉笔将图案转印在坯布,再精确地切割花部的绒圈,产生绒面花纹,地部的绒圈并不切割,在整理过后会逐渐拉平。抹绒是采用切开绒之后处理方法,使用植物胶质,透过花版印在绒毛面上,并将印有胶质糊料的图案区域内的绒毛,抹倒一个方向,因而产生不同光泽的花纹。
明代双面绒出现在定陵出土的双面绣龙方补方领女夹衣,正反两面都起绒,经过分析,地经与绒经比为2∶1,正反面一上一下顺序织入起毛杆,地为平纹,绒毛长5mm,织物丰厚柔软又如毛皮般保暖。这件素的双面绒上面还刺绣龙纹装饰,更显得异常珍贵。
根据《天水冰山录》中记载的绒织物共五百八十五匹,其中提花绒有四百零七匹,几乎占70%,品种有织金绒与织金妆花绒。可见提花绒在华丽高级的丝绸中已经占有一席之地。很遗憾未能有实物佐证,而《天水冰山录》虽是记载严崧抄家(1565年)财产清单,然而该文献的完成年代尚未证实,本文所参考为乾隆丙午年(1786年)重刊本,据跋中所言为雍正五年(1727年)周石林刊本。
二、明代起绒织物的起源探讨
明代绒织物的起源至今仍有争议,一说是源自中国古代相传的技术,因为汉代已经有绒圈锦的出现,这项技术并未曾消失,代代相传为当然的道理;一说是明代外来引进的技术。在《天工开物•乃服篇•倭缎》中宋应星提到:“凡倭缎制起东夷,漳泉海滨,效法为之。丝质来自川蜀,商人万里贩来,以易胡椒归里。其织法亦自夷国传来,盖质已先染,而斮绵夹藏,经面织过数寸,即刮成黑光。北虏互市者见而悦之,但其帛最易朽污,冠弁之上,顷刻集灰,衣领之间,移日损坏。今华夷皆贱之,将来为弃物,织法可不传云。”以近代学者对《天工开物》的研究并对宋应星写作的科学态度之肯定,《天工开物》似乎没有理由虚构这项说法,而应是当时已有此一说。其中他还将所见的倭缎特性加以描述与批评,它是一种先染纱、后织造,有可能为提花绒,可是在当时这项技术并不成熟,因此成品的质量并不好,所以他认为这样的织物不久后会被市场遗弃而消失,没必要在其文中详述织法。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以后漳州地区提花绒织造技术进步了,因此漳绒、漳缎的声名不胫而走。另外在乾隆时期《重纂福州通志》卷五十九:“天鹅绒本出倭国,今漳州以绒织之,置铁线其中,织机割出,机制云蒸,殆夺天工。”这是清初时,再度提到织绒技术的由外传入,以及织造时的特殊技巧,这时的天鹅绒的质量应该不错,因而作者赞誉此技艺为殆夺天工。
明代绒织物以滨海的漳州起家,漳绒、漳缎是相当负有盛名,漳绒与漳缎几乎就是起绒织物的代名词,前者是素绒或素剪绒;而后者是提花绒。绒的文字记录早在洪武年间赏赐朝鲜的丝绸中“锦、绣、绒、绮”,但就仅见这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