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奢侈品产业面临洗牌
生意社5月4日讯 国内奢侈品市场持续红火一度带热了二手奢侈品市场,低价是其占领市场的法宝。但是奢侈品电商、奢侈品奥特莱斯让二手奢侈品的生存空间越发狭窄。如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杀出一片属于二手奢侈品的天空?二手奢侈品是否可以带给消费者除了低价之外的惊喜呢?
二手奢侈品洗牌
经营二手奢侈品的上市公司米兰站日前发布盈利警示公告,预计截至2012年6月30日,公司6个月纯利润与2011年同期比将大幅减少。米兰站作为二手奢侈品领军品牌,何以在奢侈品市场一片大好时交出如此成绩单呢?
某护理奢侈品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虽然来店内询价的消费者不见减少,但购买的人却凤毛麟角,清洗和维护奢侈品业务量远高于二手奢侈品。”
奢侈品研究专家周婷表示,中国奢侈品市场经过几年高速发展,开始进入洗牌期,2012年是奢侈品市场的拐点年。前两年具备短期盈利的项目开始出现阵痛,到达瓶颈期。
“米兰站暴露了二手奢侈品市场鱼龙混杂、各自为政,行业没有统一标准,这种野蛮式的生长方式已影响市场健康发展。”周婷说。
经营模式OUT了
米兰站称,纯利润大幅度降低的原因是消费者购买情绪低迷和销售、行政及其他费用的增加。
业内人士表示,竞争对手带来的压力也不可小觑。二手奢侈品主要优势是价格低廉,但国际奢侈品折扣店加入后,冲抵了这一优势,分食了部分希望买到便宜大牌的客群。
对此,周婷表示,货源才是其不能快速发展的绊脚石。寄卖二手奢侈品的人以白领或者中产阶级居多,他们并非消费奢侈品的集中人群,资产在1000万-5000万元之间的人群才是市场中流砥柱,但他们却很少会去寄卖。有些经营者从奢侈品品牌商处拿到样品销售权,但货源也很有限,难以满足市场需求。
她还认为,国内二手奢侈品企业经营项目过于单一,没有挖掘出奢侈品市场的增值服务,如奢侈品鉴定、售后维护、清洗等衍生的个性化服务。如划伤修复或受损部位的二次创作等,提高利润空间。
落地服务是发展方向
相比之下,日本二手奢侈品店BRAND OFF(柏欧福)会定期组织拍卖会,对出售的商品提供3个月内的免费清洗保养。
周婷认为,优秀的二手奢侈品企业不仅要服务于消费者,还应该服务于品牌商。很多奢侈品品牌商在国内并没有设立维修、清洗等售后部门,二手奢侈品企业可与其合作,成为售后服务官方合作伙伴。在货源方面,二手奢侈品的经营者应该锁定目标人群,并且组织行之有效的方式源源不断地从这些人群中取得货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