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料工艺]纬起绒组织—灯芯绒
②绒纬浮长
在经密一定的情况下,绒纬浮长决定绒毛的高度和绒条的宽窄。绒纬浮长越长,绒条也就越阔,毛绒高度也越高。所以粗阔条灯芯绒,要求绒纬浮长较长,但绒纬浮长过长,割绒后容易露底,因此粗阔条灯芯绒不能单纯增加绒纬浮长,还需要合理安排绒根的分布。
③绒根的分布
绒经较多时,需安考虑绒根的分布状态。比如在设计粗阔条灯芯绒时,若绒根仅集中在2~3根绒经上,则割绒后容易露底,因此需要增加压绒经的根数,以使绒根相互错开且均匀分布。如图4(a)所示。采用6根压绒经,绒根分布均匀,每束绒毛长短差异小,绒条平坦。
另外绒根的分布还影响到织物的纬密。如果绒根的组织点与地纬组织点重叠,则容易打紧纬纱,如图4(b)所示。反之若绒根组织点与地纬组织点交错,则纬线不易打紧。如图4(c)所示。
(4)地纬与绒纬的排列比
地纬与绒纬的排列比一般有1:2、1:3、1:4、1:5等,在织物的组织、密度、纱线特数相同的条件下,比例越大,绒毛越稠密,织物的柔软性及保暖性好,绒毛外观质量改善,但织物底板松弛,纬向强力降低,绒毛固结差,用纱量增加。所以在满足绒毛密度的前提下,为增加织物的坚牢度及保证其内在的质量,地纬与绒纬的排列比不宜过大。一般为1:2、1:3。
(5)组织图的绘作
①由绒纬浮长及绒根的分布确定完全经纱数,由地纬与绒纬的排列比及地组织确定完全纬纱数。
②画出完全组织的大小,标出各经、纬纱的序号。
③在地纬与经纱交织处填入地组织,绒纬与绒经交织处填入绒纬组织。绒纬与地经交织处为绒纬浮线,即纬浮点。即为灯芯绒的组织图。
图5为两种常用灯芯绒织物的上机图,图(a)为中条灯芯绒,其地组织为平纹变化组织,绒纬采用V型固结。其最常用规格为(14×2)×28×228×669;
图(b)为细条灯芯绒,其地组织为平纹组织,绒纬采用W型固结,两次割绒,先割单数行,后割双数行。其常用规格为36×29×173×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