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税美棉难销 报价紧盯国内现货
受ICE主力合约盘整趋弱、中国国内抛储成交价格稳定在18600元/吨附近、美国中南及东南棉区上周末降雨以及印度国内棉价明显下探等等利空影响,9月11日港口保税棉、船期棉报价整体走软。尽管下调幅度不大,但市场需求和投机资金已显疲态,12月合约77.5美分的中线高点成为ICE盘面反弹的重要压力位。
9月11日,某印度棉商12月/1月、2月/3月船期棉报价整体下调了1美分/磅,S-6M1-1/8″报价86美分/磅、S-6SM1-5/32″报价87美分/磅,而且随着棉价下滑,国内用棉企业的进口热情相应下降。据了解,9月10日印度Shankar-6轧花厂提货价为36150卢比/candy,较前日下跌100卢比/candy,但因卢比对美元走强,折算成美元报价反而较前日走强。尽管如此,两周来印度棉国内报价累计下跌幅度仍达到2200卢比/candy以上,对棉农、企业的信心造成冲击,而外商对外报价下跌主要是受中国市场需求疲软,收储启动后市场表现平平,电子盘和现货上涨压力增大的推动。
据悉,目前港口保税棉中销售压力最大的是美棉和西非棉、澳棉,而印度棉、巴西棉和其它产地的棉花虽然成交量也很清淡,但至少询价、看货和少量拿货的国内用棉企业稍多。据业内人士分析,一方面是2011/12年度美棉虽然标注品级、长度和内在质量仍不错,但实际检测指标大多低于原单检验报告,特别是短绒、降级、亏重等现象严重;另一方面是美棉报价高于印度、西非棉及其它产地皮棉,仅比2012年度同级别澳棉低200-300元/吨,性价比并不高。据中国海关统计,2011/12年度中国共进口了544万吨外棉,但其中要考虑到90万吨国储外棉,港口保税区仍有80-90万吨外棉,再扣除少部分转港的棉花,因此实际通关进入国内流通环节的外棉约350-370万吨,只是略高于2011/12年度国家收储皮棉的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