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业:十年产业集群在提升中发展
福建省纺织工业经过20多年产能规模的快速拓展,纺织产业集聚、企业集群区域特色已明显突出,呈现出蓬勃发展趋势。一批以市、县、镇区域经济为特色,以大型企业为骨干,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纺织产业集群开始形成并显示出较强的竞争力。首先,以发展化纤、纱线、经编面料等纺织原料产业而形成的产业集群已初具规模。其次,福建还形成了由专业市场带动,上下游产业协调发展的产业集群。从泉州地区的晋江纺织产业集群和石狮服装产业集群来看,泉州服装发展源于石狮服装集散市场,由于服装专业市场和服装加工产业链不断延伸,在石狮、晋江周边城镇以及泉州地区逐渐形成了以服装产品为龙头,化纤、棉纺织、针织、印染、服装辅料、非织造布、纺机等相互配套的比较完整的产业链。最后,与产业用纺织品产业链相关联的企业也形成了产业集群。尤溪县、永安市等市县经过加大行业技术改造提升,形成了以革基布织造为龙头的纺纱、织造、染整、制革、后加工的产业用纺织品产业集群。随着近几年全行业的转型升级,福建省的纺织产业的梯度转移也正在有条不紊地实施,并已取得显著成绩。
纺织工业是山东省重要的传统支柱产业,也是全国纺织工业重要的生产和出口基地之一。产业集群已成为山东省纺织行业实现集约式发展,促进当地经济增长的主动力。面对新形势下的新问题,山东服装人一直在开拓思路,积极思考。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档次,用高科技含量和高附加值的产品赢得更大的市场份额。同时加强自主品牌建设,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希努尔集团、昊宝集团已经在这一方面走在前头。而对于产业集群中该怎样发展产业链的疑问,山东的思路是:强强联手,发挥各自优势,以龙头企业为带动,调整纺织产业结构,通过完善产业链,壮大山东纺织产业。
产业集群的发展任重道远
日前在山东枣庄召开的2012首届中国针织产业集群年会上,中纺联副会长、中国针织工业协会名誉会长张延恺表示,从2002年纺织行业开展产业集群试点至今,我国已有超过180个纺织产业集群,产能超过行业总产能的40%。产业集群在我国纺织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产业集群的发展变迁影响着产业区域和产品布局,影响着产业资源的流动和重新配置,同时,产业集群在发展过程中带动和加速了产品细分、市场细分和专业化的步伐。产业集群利用它得天独厚的优势在促进科技进步、促进品牌诞生方面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中纺联会长助理、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杨世滨认为,从全国看,产业集群是高度集中的产品集散地,但从一个区域的角度看又是分散的。产业集群分为沿海发达地区产业集群和未达到100亿元产值或规模更小的产业集群两大类,前者的产值较大,区域集中度较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产业升级;后者面临的问题是怎样做大,如承接产业转移及进行合作。杨世滨说,纺织行业以中小企业为主,需要首先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加强中小企业的管理,助其健康发展。
杨世滨同时提出,产业集群的工作要以产品为核心,做好产业升级工作。他表示,竞争的首要核心是产品。在无法预期外部市场环境的情况下,能够预期的只有自己的产品。如果产品对市场没有吸引力,就只能有一个结果,退出市场。“做产品的第一要素就是效率和品质,其次是品牌。产业集群就是我们的区域品牌,而区域品牌就是政府品牌,并不是行业的。我举个例子,一提到法国香水,人们的整体印象是好的,这就是国家品牌和信誉,区域品牌是靠政府打造的。”
目前我国多数服装产业集群仍然处于形成期和成长期,多以中小企业为核心竞争群体。在这一时期,产业集群肩负着生存与发展的双重任务,加之市场竞争的加剧,产业集群面临的发展升级比较突出。
推动产业升级,提升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成为关键。科技贡献是我国纺织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要通过产业整体规划,全面推进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创新工作。纺织产业集群企业的技术进步是行业工作重点之一。要通过行业技术进步发展规划的落实,引导和帮助集群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和研发投入,掌握关键技术,开发生产差异化,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优化产业结构。也就是要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是产业集群的效益增长点移动到微笑曲线的前端,从而提高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
在这次中国针织产业集群年会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高勇生动地分析了集群与企业的关系,并就当前纺织行业运行发展形势进行了分析。他说,“集群和企业就好比草地和树木的关系。但是,种草容易,长成树却难。集群可以在研发、监测、培训等方面提供有效服务,滋养企业发展,而反过来说,企业的灵活性也使集群更具活力和生命力。”
高勇对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进行分析认为,2012年上半年GDP增长降到了7.6%,说明经济增长降至低位,企业效益自然会下滑。“企业要想改变速度效益型发展模式,就需要转型升级。我们只有两条路可走,一是适当保持发展速度,可能还会出台一系列刺激政策;二是要加速转型。”就企业转型升级高勇这样说。
通过推动技术进步和专业引导,加强产业集群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尤为重要。关注产业集群过程中的环境承载能力,避免环境的恶化,推进水、电、气等基本生产资源要素和环境治理设施的共建共管共用,建设生态产业园区。加强专业研究与机制建设,在集群地区建立统一、科学的节能减排管理、评价,统计及监测体系,促进节能减排新技术推广应用。推广节能减排新技术和新装备,推广清洁生产,发展循环经济。继续在纺织产业集群地加强企业社会责任的建设,推广实施中国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体系———CSC9000T,全面提升纺织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水平,促进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