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童装新标准强制实施两个月情况调查
原标题:童装新标准强制实施两个月太原情况调查
【调查背景】
生意社9月28日讯 去年,由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建议,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原本将于2011年8月1日执行的GB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延期至2012年8月1日起实施。自2012年8月1日起,不符合GB18401-2010《国家纺织产品基本安全技术规范》的纺织产品,禁止生产、销售和进口。
新规中对消费者影响最大的是对婴幼儿服装标准的修改:其中将婴幼儿纺织品这一定义中的“婴幼儿”年龄从0~24个月扩大到了0~36个月,适用于身高由80cm及以下改为100cm及以下。这意味着0~3岁的婴幼儿纺织用品必须满足最高安全级别A类的要求。
高标准、严要求的新规无疑给予了儿童健康和安全的新保障。然而,童装新标经过了一年的过渡期和近两个月的强制实行期,婴幼儿服装市场现状如何?近日,《法制日报》记者对太原的实施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这项新标鲜为人知,实施情况也不容乐观,相关监管部门甚至不明情况,令人堪忧。
折扣店、批发城:有“合格证”但不合格
“A类?那是什么?是指衣服的大小吗?”太原市并州路上亲亲果童装折扣店内,导购员面对记者的咨询一脸茫然。翻看衣服上的“合格证”,记者发现不管几岁的产品都是B类。“你放心,我们这儿的衣服质量肯定没问题,你摸这都是纯棉的。”导购员继续热情地向记者推荐。
在另一家名为“甜贝儿婴孕店”的服装店里,记者看到,童装的吊牌内容信息简单、模糊,没有A\B等级的标注,也没有成份含量,只有一个简单的“一等品”。
店主对记者说:“小孩的衣服只要是纯棉的就没什么问题。你要买质量好的衣服只能去那些品牌专卖店了。”这个店主知道新标,但是觉得这需要一个过程,生产、销售等等需要一定的时间,觉得再过一年才能普遍实行。
记者走访了多家童装外贸店、折扣店,还有批发城,发现在售的0-3岁童装质量参差不齐,90%以上的衣服吊牌上只简单地标注着“一等品”、“100%纯棉”和厂家名字之类的信息,完全不符合新标中的“婴幼儿用品、A类、GB18401 2010”规范标注,少数标注出安全标准的也是“B类”、“C类”,达到A类标准的只有极少数。在个别的吊牌上记者还发现正反面的标注不一,正面是“A类”,反面却是“B类”。
品牌店较为规范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消费者崇尚名牌,在他们看来名牌就代表着合格、安全、放心。记者在调查中发现,童装、家具的品牌店相对大卖场要相对规范,调查中,记者发现青蛙王子、嘀嗒嘀、赤字、麻希玛柔等品牌的2到3岁童装都是A类产品,标注也较为清晰、标准。但是一些品牌也存在B类产品未下架、贴牌的现象。
“这些是刚回来的新货,都是A类的。新标还没实行的时候我们这儿的产品就已经达到现在的标准了。”某童装品牌专卖店的导购员告诉记者。
说起新标,该导购员也是头头是道,但是记者却无意在该店一角的一摞裤子上发现,该吊牌上有明显的粘贴痕迹,仔细发现,“合格证”上原来的“C类”标签被“直接接触皮肤、B类、GB18401 2010”的新标签盖住。
太原东方红商场一家专卖店内的产品标注合格,但是店员却跟记者说:“你不要看吊牌,那些都是我们瞎弄上去的,你摸就能摸出好不好。”
新规要求,8月1日之前所有的B类产品均要下架,但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一些品牌店中大量B类产品在售,还使用着“GB 18401-2003”的执行标准,还有一些品牌店里A类B类都有。位于南中坏街的某童装专卖店的店员称,知道新标准,但因为没有硬性要求,所以仍在卖。
还没有下文件没法管
新规已强制实行两个月,但市场反应似乎略显冷淡。这些不合格的童装到底谁来管呢?
“这个应该是归纺织品处管,但是因为那个处没有什么业务,种种原因吧,早在几年前就撤销这个处了。”记者来到太原市质监局,质监局的一名工作人员称。
记者打电话到太原市工商局质量处,对方说这个不归他们管,应该咨询监督处。记者随即打电话到监督处咨询,道明情况后,工作人员礼貌地表示他们一般只负责打假,标准上的事不在他们职责权限,建议记者去咨询别的部门。
之后,记者又来到了太原市工商局,正在值班的工作人员说:“我没听说过这个标准,不过你可以去问问市场部。”
在市场部消费者权益保护处,记者找到一名对新标有所知晓的工作人员。对于记者调查到的情况,她认为,新规的实施从生产到流通环节有一定的时间差:“也有可能去年生产的服装今年还在销售,因此部分品牌会出现标识不规范的情况。”
“新标准的出台是好事情,早就应该实施这样的标准了,现在市场上很多不合格产品在售,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但是,新标准毕竟刚刚颁布一个多月,等落实到具体执行部门还得等上一段时间。到目前位为止,我们还没有接到上级通知,至于如何处罚那些违规商家,我们得接到通知后按规定办事。”该工作人员表示。
新标落实不到位原因诸多需相关部门和消费者加强监督
对于上述调查结果,山西大学法学院老师李冰强分析:新标2011年1月14日发布,原定于2011年8月1日实施,但考虑到纺织产品生产周期长,库存大,国务院工信部将该标准延期实施。尽管给了一年的过渡期,但是,该标准在实际执行中存在许多问题。究其原因,主要在于:
一是由于有关部门对新标准的宣传不到位,一些生产、销售企业对新标准不清楚,不了解,甚至不知道国家出台了新标准,导致该标准在实践中难以得到有效实施。
二是一些生产、销售企业基于经济利益目的,抱有侥幸心理,继续生产、销售不符合新标准的产品。其实,国家之所以给了一年的过渡期,就是要求企业在这一年的时间里进行技术设备更新或产品调整。把已经进入生产流程和已经生产出的产品做最后的生产或销售处理,不得再生产不符合新标准的产品。而一些生产企业以为在新标准实施前可以继续生产,导致在新标实施以后,已经生产出来的产品无法在市场上短期内消除。
三是相关执法部门没有严格执法,客观上纵容了这些违法、违规行为。我国《产品质量法》第二十六条规定,“生产者应当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产品质量应当符合下列要求:(一)不存在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有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应当符合该标准;……”如果违反该条规定的强制性义务,产品质量主管部门可依据第49条的规定,对生产者、销售者处以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等值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是,现实中,一些行政执法部门未严格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执法,对违法行为眼一只眼、闭一只眼,客观上纵容了生产、销售企业的违法行为。
李冰强认为,要尽快将新标准能够真正落实,切实保护消费者的权益,最主要的手段还是要加强产品质量执法力度,坚决查处和处理违反产品新标准的违法、犯罪行为。按国务院职能划分,产品质量监督部门主要负责生产领域的产品质量问题,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主要负责流通领域的产品质量问题。因此,两部门应当按照国务院的职能分工,对各自管理领域内的违法行为进行严肃查处,严格执法。消费者如果发现市场有销售不符合新标准的童装,也可以向相关执法部门进行举报、投诉,让违法者无处藏身。
记者 马岳君 实习生 赵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