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来宾已成广西蚕业产业化六大优势产区之一
据广西农业部门初步统计,今年蚕茧产量超过30万吨,连续8年稳居全国第一,蚕农售茧收入预计超过107亿元,创历史新高。
在15日举行的广西蚕业工作会议上,自治区农业厅长张明沛说,经过近十年的打造,目前广西已形成河池、南宁、来宾、柳州、贵港、百色六大优势产区发展,6个市的桑园面积及蚕茧产量占总量的90%以上,并逐步打造了一批桑蚕产业循环经济基地及桑蚕基地重点县,形成了蚕业的良性发展格局。
与蚕茧生产大省区地位不相称的是,广西桑蚕业链条有待拉伸。统计显示,目前广西共有84家茧丝绸加工企业,今年规模以上加工企业生丝产量2.5万吨。“蚕业仍处于原材料生产初级加工阶段,综合效益不高,产业集群还没有形成。”张明沛说。
为拓宽蚕农增收空间,广西提出,今后将积极引进和培育精深加工龙头企业,提升茧丝精深加工、流通和出口贸易水平。此外,还将通过实施产业文化工程,将蚕业的生态调节、修身养性、文化传承等功能融入到休闲农业、观光农业、创意农业和新农村建设中。
桑蚕生产是我市传统农业产业之一。建市以来,我市抓住国家“东桑西移”的良好机遇,切实加大桑蚕业发展力度,取得了可喜成绩。
以2010年为例,我市桑蚕发展呈现“四个增长”:桑园面积47万亩,同比增长5%;预计收茧4.8万吨,同比增长13%;蚕茧平均收购价30元/公斤,同比上升66.7%,蚕农售茧收入14亿元,增幅60%。种桑养蚕效益提升,桑农生产积极性明显提高,桑蚕业已成为我市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同时我市农业部门组织技术人员进村入户,大力推广小蚕共育、方格簇、大棚省力化养蚕等先进实用技术,有效提高了桑蚕单产量。二是抓好示范基地带动。我市通过抓好象州、忻城等“三高”蚕业示范基地建设,带动蚕农调整桑蚕品种结构,发展优质品种,提升了种桑养蚕的质量。三是发展龙头企业推动。通过招商引资等形式,发展蚕茧加工企业。四是发展经济合作组织拉动。全市通过建立会员网、信息网,抓住国际市场生丝价格上升的契机,带动农民闯市场、抓流通,提升鲜茧价格,帮助我市桑蚕业实现增产增收目的。
与此同时,我市进一步加大蚕桑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力度,桑枝加工食用菌、造纸、制造板材,蚕沙制造沼气、生产有机肥、提取叶绿素,蚕蛹制成食品、保健用品以及桑叶茶、果桑等项目开发也取得突破性进展,初步形成了资源多级利用的新型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