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视角“微”观纺织行业
生意社3月19日讯 恰逢两会,热点话题又再次进入了公共视野。本刊整理了今年两会上的行业焦点,其中有些是老话题,有些是新现象。当然,我们希望这些被代表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将得到圆满的解决,让行业发展迈向新台阶。
棉价问题:棉农直补取消配额
背景:作为整个纺织产业链的命脉——棉花已经成为行业的“心病”。特别是从2011年以来棉价的巨大波动,导致众多纺企损失惨重,整个纺织产业链也因此受到不小影响。而如何去除这块“心病”,已成为行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近年来,棉花问题一直制约着行业的发展,尤其是去年国内棉价与国外棉价形成的巨大价差,给行业发展带来诸多困扰。
全国人大代表、际华三五四二纺织有限公司后纺车间教练唐玲玲就向记者表示,制约纺织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国内外棉价差。“由于目前国内外棉价差距太大,进口棉比国产棉每吨便宜几千元,而在我们的企业中,棉花原料占到成本的60%。因此,企业面临着多重压力。”
针对目前的棉花问题,有行业专家指出,为了既提高农民种棉的积极性,又能推动纺织行业的发展,可以对棉农采取财政补贴,同时放开配额等方式。
在今年的两会期间,卞志良、王树理、刘大钧等多位代表委员就联名提交了《关于提高棉花临时收储价格和完善种棉补贴政策的建议》,建议国家继续实施棉花收储政策,尽快在新棉播种前提高2013年棉花临时收储价格,以调动棉农植棉积极性。参照粮食直补政策办法,尽快建立棉花直补机制,按照补贴不低于100元/亩标准,实施对种棉农民直接补贴,以稳定棉花种植面积,保持国内棉花自给率。
与此同时,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也向全国政协提交了建议。
他们表示,国家应全面改革国内棉花进口管理体制,在适当增加棉花种植补贴、保障棉农利益的基础上,彻底取消进口配额及滑准税管理,实现国内外棉价的市场化接轨。
产业转移:别“移走”竞争优势
背景:我国80%的纺织工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随着东部生产成本的日益升高,很多企业都开始思考要不要将产业进行转移。伴随着东南亚国家用工成本优势的凸显,一些企业甚至开始考虑更加“国际化的布局”。
纺织工业和服装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传统支柱产业和重要的民生产业,也是国际竞争优势明显的产业。
然而,随着国内制造业成本的不断提高,一些订单开始从中国转移到东南亚国家。看到纺织服装产业链向东南亚转移,全国人大代表、波司登集团董事长高德康担心产业永久性转移可能会对行业造成破坏性影响。高德康认为,当前,我国制造业最大的优势是产业链配套齐全,然而东南亚国家的产业链一旦形成,中国的纺织服装产业就会受到致命冲击。
相比之下,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纺织服装业向中西部转移则更加有益我国纺织服装业竞争力的整体提升。
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朱宏任就表示,我国的中西部地区较东南亚国家具备更好的接待产业转移的条件。“首先,我国的政治环境更稳定、安全;其次,纺织产业转移必须将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产业转型升级上。东部地区要发展纺织服装高端制造业,注重品牌建设;中西部地区承接转移要与培育优势产业相结合,发展特色产业,还要注意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形成跨区域的产业链和价值链。”
城乡一体化:政府是推手企业是基石
背景:受制于我国农村地区交通、医疗、购物等基础环境的限制,农村大批劳动力向一、二线城市聚集,这为纺织服装企业招工难埋下了伏笔。而对于人口迁出省份来说,大批的劳动力外移,对本省份税收、经济、城市建设也带来了种种弊端。因此,如何让百姓在自己家门口工作,加快城乡一体化建设才是当务之急。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华联纺织品服装有限公司董事长徐爱华对城乡一体化建设提出了自己的议案。她表示,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为民营企业留人,将对纺织行业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政府牵头给予帮扶是必要的,但绝不能忽视农村地区与城镇地区的良好互动。”徐爱华认为,以城市带动乡村发展,以乡村反哺城镇是有一定客观条件保障的。具体来说,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壮年男劳动力外出务工,目前留守农村的多为妇女、儿童和老人,农业发展缺人、缺钱、缺信息、缺技术、缺装备。这种状况迫切需要企业进入农村,通过外部生产要素的引入,通过多种形式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来推动现代农业发展。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清华大学教授蔡继明也深表赞同,他认为,一个地区城镇化推进的速度,必须与其工业化的进程相适应,与其发展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匹配,这样才能防止出现就业不足、两极分化严重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