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设计师马可:为彭丽媛提供的服装是我首次为专人设计


http://www.texnet.com.cn  2013-03-29 10:13:16  来源:广州日报 收藏

广州日报报《时尚荟》2007年对马可进行采访报道的版面。

  “一夜成名”后首次回应接受独家专访称第一次为专人设计

  生意社3月29日讯 日前,随着“中国范儿”等名词被国人广泛关注,广东设计师马可与她的“无用”工作室成为网络搜索热词。早在2007年6月,马可工作室成立之初,本报《时尚荟》就曾报道介绍过这位国内首次应邀参加巴黎高级时装发布会的广东本土设计师。昨日,马可及其工作室通过本报首次进行回应并接受书面专访,表达“一夜成名”后的感受及对服装设计师的责任的理解。

  Beyongd的歌声《情人》悠然响起——广州服装流水线上工人忙碌,农林下路的“例外”格外炫目,珠海工作室宁静安然,巴黎秀场神秘低调……6年前,导演贾樟柯一部以设计师马可的“无用”服装为题材的纪录片获得威尼斯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

  这里是广东珠海的一处安静的老宅院,设计师马可的“无用”工作室就坐落于此。最近工作室内的电话铃声不断响起,邮件骤然增多。

  在普通人看来,马可仿佛是“一夜成名”。然而,对于这名现年42岁,出生在吉林长春的设计师而言,“一夜成名”的背后是勤恳与执著。

  1989年,17岁的马可考入苏州丝绸工学院(后并入苏州大学)工艺美术系服装设计与表演专业,1994年大学毕业后,她被分配到广州一家小型服装公司,走上职业服装设计师之路。就在当年,23岁的她以“秦俑”系列获得第二届中国国际青年兄弟杯服装设计大赛金奖。

  1995年,24岁的她获得中国十佳时装设计师称号,并被日本《朝日新闻》评为“中国五佳”设计师。第二年,马可在广州创立了自己的设计师品牌“例外”并担任艺术总监。

  2007年2月,35岁的马可作为中国第一位在巴黎春夏高级时装周(Haute Couture)上开发布会的设计师,发布个人品牌“无用”。同年底,导演贾樟柯以“无用”为主题的纪录片《无用》,获得当届威尼斯电影节纪录片最高奖项——地平线单元最佳纪录片。

  2013年,对42岁的马可来说,无疑又是人生的一个巅峰。今年3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任以来首次出访俄罗斯,夫人彭丽媛身着中国本土服装品牌亮相,成为全世界的关注焦点。

  2009年,在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就职典礼上,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身着的礼服,捧红了华裔时装设计师Jason Wu;有人称,马可是中国版的“Jason Wu”,是“中国范儿”的缔造者。

  至今马可从未给媒体提供过个人照片。本报《时尚荟》记者池倩倩曾于2007年与马可面谈,在她的印象中,马可是一个不善言辞、敏感羞涩却带着几分执拗倔强的女子。这恰如马可自己对“无用”的解读,“所有人都在追求有用,是否有用甚至已成为我们做事情的前提,但眼前的有用和未来的价值往往不同,我想把人们眼中无用的东西变得有用,我想人们不再以是否有用作为取舍的原则。”

  无用工作室声明

  衷心感谢大家近日里对无用设计工作室的关注,针对社会各界的来电及邮件咨询,现做以下回复:

  无用设计工作室创始人马可为彭丽媛女士此次出访四国提供了部分服装服饰的设计,并由无用和例外的生产技术人员分工制作,此设计项目出品不会对外销售。

  自2006年以来,马可专注于无用的创作,同时兼做例外的艺术指导。

  无用设计工作室

  2013年3月28日

  对话马可:“真正的奢华在精神”

  谈定制:最欣赏的设计师是大自然

  广州日报:此前“无用”工作室有承接高级定制吗?您为彭丽媛女士定制服装的过程是怎样的?

  马可:这次为彭丽媛女士提供的部分服装是我首次尝试为专人设计,我对专人设计的理解是——符合设计师个人审美、价值观的前提下为特定对象所提供的适合其需求的服装服饰。我负责这次整体设计,制作由团队成员共同来完成。

  广州日报:有人说您是中国版的“JASON WU”,您怎样看待这次“一夜成名”?

  马可:我会一如既往地生活。所有声名财富都是镜花水月。

  广州日报:有好友祝贺吗?您最欣赏的设计师是谁?

  马可:有一些(祝贺)。我最欣赏的设计师是大自然,它设计的70亿人中没有两个完全相同。

  广州日报:您怎样理解“世界的,中国的”?

  马可:世界就像一个人的身体,不同的国家就像身体的各个部分。关键的不是哪个国家是心脏、哪个国家是大脑或是皮毛,而是每个国家对世界都有不同的价值。包容差异才能产生和谐,而包容的前提就是不以自我为中心。从这个角度看,一滴海水就是海洋,海洋也就是一滴海水,没有分别。

  谈“中国范儿”:穿起来像中国人的服装

  广州日报:有人说,这次彭丽媛女士着装为本土高端品牌带来了难得的发展良机,也可能使中国消费者盲目追求国外奢侈品牌成为过去式。您怎样看待这次引发的中国本土设计的发展机会?

  马可:好事!中国人可以正视镜子里的自己了。不久前有一个人问我:什么是“中国”时装?回答:穿起来像个中国人的服装。

  广州日报:在当下中国,一面是价廉低质的成衣到处飞,一面是富人对国外奢侈时装的狂热。作为设计师,您觉得有什么责任?

  马可:今天的时代中真正的时尚不再是潮流推动的空洞漂亮的包装,而应该是回归平凡中再见到的非凡,我相信真正的奢华不在价格,而应在其代表的精神。

  我理解的设计师的责任包括三类,对于过去文化的传承责任,对于当下的道德责任以及对于未来的生态责任。

  道德责任是指设计师有责任不做过度的设计,仅恰如其分地表达,不过分地刺激人们的感官欲望而企图引发更多的盲目消费,以期更大的商业利益。设计师在社会上承担社会良知的角色,首要必备的素质是:诚实正直,不为利益名誉出卖灵魂。

  谈“无用”:非品牌非时装的公益组织

  广州日报:从“例外”到“无用”,从高级成衣到高级定制,17年中,您个人经历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马可:30岁以前是想明白“我”到底是谁,30岁以后是如何让这个“我”消失。

  广州日报:您如何描绘作为设计师的自己?

  马可:从大学毕业到2000年初的十年中,我了解到一个事实——这个世界不缺乏能够设计出时尚的,优雅的,性感的,漂亮的时装的设计师,但非常缺乏真正的服装设计师。在我的字典里,“时装”和“服装”这两个词的含义有天壤之别。

  广州日报:此前您曾强调“无用”是一个公益组织而非品牌,也非时装。这是为什么?

  马可:无用既无经营策略和商品企划,也没有目标市场定位和营业目标,更没有响应各种流行趋势,创建7年还没有开过一家专卖店,怎么看都不像是时装或是一个品牌。

  广州日报:您如何看待时尚产业的商业运作与公益性?

  马可:目前在中国,公益组织难以形成自己的造血能力。无用希望在此方向上做出尝试,无用并不排斥销售,有盈利才能把公益持久地做下去。

  谈广东:一个比故乡更为熟悉的异乡

  广州日报:广州及广东在普通人印象中,并不像上海那样时尚。如果时光倒流17年,您会做怎样的选择?作为东北人,您对广东有什么感觉?

  马可:有些人来到人世是注定要去完成某种使命的,无论境遇如何,长期对信念的坚持和践行总会吸引机遇。广东对我意味着生活了14年的广州和7年的珠海和老火靓汤,占据了我一半的生命历程。是一个比故乡更为熟悉的异乡。

  广州日报:目前微博上众说纷纭,例外与无用的关系。有人说“例外”搭了“无用”的顺风车,这两个品牌关系如何?您在其中担任什么样的角色?

  马可:“例外”为我和毛继鸿于1996年在广州创立的中国第一个设计师品牌,我在1996年~2006年担任例外设计总监,现任其艺术指导。我于2006年在珠海创建无用设计工作室,无用是一个致力于传统民间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的公益性团体,其目标在于通过手工精心制作的出品向世人倡导:过自由简朴的生活,追求心灵的成长与自由。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设计师  马可  无用  时装周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行业动态
进入行业动态>>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