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税棉“转港”增多 印度棉报价小跌
生意社04月07日讯
据调查,3月下旬以来,由于外棉保税棉、船期棉美元报价大幅上涨,40%关税清关后外棉价格已明显高于国内抛储棉的成交价格,而外商和进口企业均认为滑准税配额的发放量将比较有限,再加上中国用棉企业对4月份政府抛储2012/13新棉的预期高涨,因此港口外棉“进多出少,棉满为患”,部分大中型国际棉商和中国大型进口企业采取保税棉“转港”、船期棉改变交货主港的方式销售给东南亚、孟加拉国等地区,成交价甚至要高于中国主港CIF价格1-2美分/磅。
据市场反映,几家外商前期大力“回购”了4-5月船期的美棉、印度棉及西非棉,因担心中国政府大力抛储打压外棉的有效需求,因此近日重点开发印度、巴基斯坦、越南、印尼等国客户,有的外商先将外棉运至印尼巴生港或越南的一些主港,一旦中国因配额集中增发对外棉的需求迅速回升,可由上述港口及时转运,既节约港口储存费用又可灵活支配中国及其它东南亚国家的资源供应。
4月2日某印度国际棉商报价如下:印度棉S-6M1-1/8″、M1-5/32″的3-4月船期报价分别为94.75美分/磅、95.35美分/磅(CIF报价,90天信用证),较前日下调0.25美分/磅,一方面是印度棉出口已进入中后期,皮棉的品级和内在品质已有所下降,短绒率上升,印度国内轧花厂报价也相应下调;另一方面是印度棉的美元报价明显高于中国用棉企业的承受上限,而滑准税配额和1%关税配额大多被棉纺厂用来进口高等级澳棉、美棉及南美、中亚棉花。
外商普遍认为,由于4月份南半球澳大利亚、巴西等国棉花将陆续上市,对高等级外棉的供应和价格将产生一定冲击,因此印度棉S-6和SM级美棉、SM级非州棉的现货报价或将下滑,外棉的美元报价逐渐向中国主港清关后的人民币报价靠拢,使远月船期棉再次引起中国需求企业的关注。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相关报道」
- USDA 10月份月报:美棉产量略减 全球库存增加 (10-10 14:12)
- USDA:中国进口量减少 美棉市场份额扩大 (10-10 13:54)
- 美棉以“爱”为名,绽放家纺展 (08-28 08:35)
- 美棉出口完成任务 天气决定价格方向 (08-04 08:34)
- 棉花弱势运行格局暂难改变 (07-24 09:36)
- 储备棉轮出首日成交8704吨以2011年储备棉为主 (07-14 08:18)
- USDA:截至7月2日当周美国棉花出口销售报告 (07-13 09:25)
- 美棉出口周报:签约和装运双双下降(6月26日-7月2日) (07-10 0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