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江鞋企:转型升级道路上的“急行军”
生意社4月15日讯 去年以来,以产能过剩、库存积压、同质化竞争为突出矛盾的行业困境持续困扰晋江运动鞋产业。相关业界人士预测,2013年行业“盘整”仍将持续。
国内市场竞争加剧,国际需求尚未完全复苏。在内挤外压的环境之下,经历了20年爆发式增长的晋江运动鞋产业面临重大挑战。
记者在晋江采访了解到,面对空前生存压力,“转型升级”早已成为业界共识。当前晋江鞋企正在多方筹划,试图探索各自“突围”之路。
业界分析人士进一步指出,“转型升级”没有固定模式可供复制。伴随着终端市场差异化和细分化走势,晋江鞋企必须坚持品牌、技术、管理、营销四大创新,依据自身产品特色和定位,探寻出鞋产业多元化转型升级之路。
内挤外压下的产业困境
去年以来,国内体育用品市场竞争加剧,行业不稳定性逐步上升。晋江多个体育运动品牌也遭遇销售收入下降、库存上升的窘境。
另一方面,受国际经济大环境影响,外部需求特别是欧美市场需求回暖趋势尚不稳定,晋江鞋业外贸订单数量下降。
为何总产量占全国40%、全世界20%的晋江运动鞋产业集体遭遇困境?
“当前中国体育运动鞋服的产业困境,主要体现在库存积压、产能过剩等问题上。”361度(中国)有限公司体育市场中心总监赵峰指出。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伴随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快速提高,人们对运动休闲用品的需求爆炸式增长,给中国运动鞋产业带来一个非常漫长的景气增长周期。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大批企业和资金涌入这个行业,必然带来一定程度的产业过剩和库存积压问题。
安踏副总裁张涛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与任何一个产业相同,运动鞋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也需要进行不同程度的盘整,进入一个产业调整期。
同时,赵峰还认为,晋江鞋业企业品牌林立,相互之间同质化程度高,市场定位模糊。加上近年来耐克、阿迪达斯等国际品牌加速向中国二、三线城市渗透,进一步对国内运动鞋企业市场造成挤压。
“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国内运动鞋产业的库存积压问题开始逐步显现。”赵峰说。
张涛进一步指出,当前晋江鞋产业遭遇的困境,意味着以“渠道扩张型”为代表的产业发展时代已经过去。未来企业的生存之道,在于能否更好地适应消费者需求,不断细分市场,通过提高产品专业化和单店生产力,满足消费者的差异化需求。
对于今年的市场前景,安踏公司认为,体育用品行业仍然主要面对由于存货及大幅打折所带来的激烈竞争问题,对国内体育用品行业短期内的前景保持审慎。
“产业调整需要一段‘深耕期’,从粗放的‘品牌批发’向‘品牌零售’转型。”张涛指出。
产业转型迫在眉睫晋江鞋企艰难探索
“运动鞋行业竞争已经白热化,大品牌一打折,中小企业都扛不住;外贸订单又不好找。再不转型,中小鞋企只有死路一条。”晋江切尼鞋服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心中说。
记者在晋江采访了解到,日益严峻的市场环境,正在倒逼晋江鞋企求新求变,加快探索适合自身特色和定位的转型之路。
道奇集团——争做运动鞋领域的“富士康”。
创办于1994年的道奇集团,近二十年来坚持代工生产。从最初的三亩地、一层楼,如今已发展成为阿迪达斯、NewBalance等知名名牌的代工厂,年产运动鞋2000万双。
“别的企业都在砸钱做广告、打品牌时,我们坚持一条,只做代工,将制造能力发挥到极致。”公司董事局主席林永灿说。
为了紧跟国际品牌的品质要求、时尚潮流,道奇集团每年仅研发费用就投入上千万元。通过二十年的积累,道奇已成为国际名牌的稳定供应商,去年销售收入增长68%,今年生产订单已经安排到6月份。
当前国际高端鞋业品牌的代工,出现了从广东向福建转移的趋势。道奇正在努力通过更多跨国公司、中介机构评估,争取获得更多的代工订单。林永灿告诉记者,“并不是只有产品才有品牌,制造商中也有名牌。道奇就是要争做运动鞋领域的“富士康”。”
如今,具备行业领先制造能力的道奇集团,已经卖出国际化步伐。目前,林永灿正与奥地利知名网球运动品牌HEAD谈判,准备全面收购其在中国大陆的生产和销售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