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私人定制服装 看起来奢侈 活下去艰难
生意社4月23日讯 不久前,国家第一夫人彭丽媛在中外媒体前优雅亮相,私人定制服装品牌“例外”一夜暴红,给广东服装加分不少。然而在中山,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的定制服装行业,时至今日依然生存艰难。
以香港人郑文龙为例,十几年前到中山创业,一边做时装定制,一边批量生产制服。直到今天,他仍然靠着“批发”业务去维持着惨淡的小众定制。
□调查
业界:定制服装依然是奢侈品
郑文龙说:“定制还是一种奢侈的爱好,衣服只有一件,成本的耗损相对大。”他表示,经过十多年的积累,他已拥有一批相对稳定的客户群。然而,商品只能卖出“友情价”,礼服大概几千元,鞋子卖着和商场一样的价格。“更希望借着朋友圈,扩大定制服装的影响力,赚钱还是以后的事情。”
另一边,记者采访了规模和名气在本地还不错的华人礼服公司。其总经理陈福星也表示,除了私人定制外,公司也要接一些集体定制的单来做。在他看来,中山的私人定制服装市场还比较弱,连一条“定制街”也没有。而且,懂得穿着的客人不多,大老板们更愿意购买名牌成衣。
据记者调查,我市部分开展私人定制服装业务的商家,已前往北京、湖南、江浙一带开设分店,因为这些地方“更舍得花钱,更懂得穿衣”。
现状:受港澳、网络两大定制市场冲击
在中山,认同并消费私人定制服装的市民不多。这些人里,部分人还外流到港澳消费。
记者了解到,中山不少老板更迷恋港澳定制。原因是,香港、澳门有“服装定制一条街”,价格甚至更便宜。此外,互联网定制也对“现实版”线下定制造成冲击。最终,本地店家“很受伤”。
小可曾在中山开设时装、礼服定制店,坚持了一年多后“关门大吉”。她指出,中山缺乏服装定制配套,面料、辅料都要去广州拿,成本降不下来。“拼价格拼不过裁缝店,高价的设计比不过香港,比速度又赶不上网店定制。”小可总结说。
□展望
“慢热”定制要耐得住寂寞
尽管服装定制业务面临困局,但坚守了十几年的郑文龙对前景仍有信心。“找TVB演员做形象代言人,举办时尚活动,增加私人定制服装的影响力。”郑文龙说,其目标是“拦截”一批经常去港澳消费的中山客户。
“华人礼服”的陈福星表示,服装定制需要时间去“养”,更需要技术含量和经验。“这是一对一服务,耐住寂寞才能做成。”
让名人穿“中山定制”
定制服装穿在名人身上,能够提升知名度。中山的定制虽然曾穿在名人身上,但因种种原因不为外界所知。
陈福星的办公室挂着一堆他与政要名人的合影。”华人礼服”给国内外的政要人士、体育明星定制过“中山装”,却鲜为人知。对于近期大热的“例外”品牌,陈福星说:“可遇不可求。”
□解密
私人定制服装业务,钱并不好赚
◆最高级的定制是上门服务,客人到店里选取面料,然后由造型师上门进行设计。目前,中山的店铺仍未达到这种高度。
◆中山几家私人定制服装店铺的流程如下:客人上门,店员了解需求,帮客人一起挑选或设计款式;客人在店员的帮助下,挑选适合自己的面料;量好尺寸,然后定制;中间做好半成品时,有时将通知客人来试衣并再做调整;定制一套正装,历时十天至半个月。
◆中山私人定制服装业务的特点是“男强女弱”,有些名气的都是男装定制店。业内人士认为,男装款式较少,涉及的部件也不多,受流行趋势影响较小,比较容易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