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纺织原料市场继续在矛盾中前行
涤纶长丝
存货周转率下降很差钱消费无起色又遇限电令
【行情回顾】
二季度,涤纶长丝市场振荡下滑。系统性风险搅局,加之终端纺织出货不畅,加弹及织造厂家普遍持谨慎悲观态度,对原料涤纶长丝的采购意向表现不强,仅以少量补库为主,贸易商囤货心理也明显减弱,一般采取“快进快出”的操作方法。截至6月30日,涤纶长丝poy150d/48f、dty150d/48f、fdy150d/96f主流价位分别在10300~10500元/吨、11900~12100元/吨、10500~10700元/吨,较一季度末价格下跌0.48%~3.20%,较去年同期价格上涨8.33%~10.42%。
【后市展望】
从产量和价格的历史规律看,往往价格下跌最终要引发聚酯工厂减产,“价格下跌—工厂亏损—被迫减产”是涤纶长丝生产企业与涤纶长丝价格博弈的三部曲。因此,只有当涤纶长丝价格大幅跌破边际成本的时候,聚酯工厂才有可能明显减产来改善供需关系。
截至6月末,按照ptax0.865+megx0.335+1000的公式计算,涤纶长丝poy150d/48f的生产成本在10000元/吨,赢利能力依然处于良性轨道,因此暂不会出现大规模的限产计划。与此同时,双兔新材料25万吨fdy装置、华星轮胎20万吨poy装置、华祥高纤40万吨poy与fdy装置计划三季度投产。另外,桐昆恒嘉、新凤鸣中维、江苏宏泰、福建百宏等新建装置将继续配套纺丝线。
三季度是生产淡季转向旺季的过渡阶段,实际需求情况将较二季度好转。然而,当前需求市场未来的发展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由于终端纺织订单不足,存货周转率下降导致资金占用比例上升,很多企业在不知不觉中从“不差钱”转变为“很差钱”。因此,对于原料涤纶长丝的采购力度受到很大限制。
随着夏季高温天气到来,“限电令”再度来袭。据悉,嘉兴王江泾地区从7月1日开始实行分类限电,小型织造企业限电时间较长可达一个半月,外贸出口型企业不限电,大型织造企业间歇性限电。这将直接影响对纺织原料的实际消费情况,对于当前需求并无起色的市场无疑是“雪上加霜”。
综上所述,供应量只增不减,需求面临较大不确定性,价格具有较强的下跌预期。
涨幅:-1.96%
国内直纺产能突破600万吨 纯涤纱出口同比增长129.5%
【行情回顾】
经过一季度较大幅度的回调整理之后,本季度涤纶短纤市场逐步止跌企稳,开始了绵长的区间振荡走势。促使行情止跌的主要因素有三个:一是生产原料pta在超跌后转为振荡格局,继续深跌动能减弱;二是下游纱厂运营情况改善,由亏损转为赢利,对涤纶短纤价格的期待从下跌转为平稳;三是伴随涤纶短纤价格重心走至10000元/吨关口附近,下游纱厂接受度亦有所提高,补货、囤货动作较前期增多。
【后市展望】
从成本面来看,7月亚洲px acp敲定在1410美元/吨,折合pta原料成本为7600元/吨附近,对pta及聚酯大盘构成一定支撑。但6月pta装置开工负荷上升较大,pta社会库存增加,牵制价格上涨幅度。另一原料meg供应压力较大,也难形成趋势性上涨。截至6月底,华东主要港口罐存90.9万吨,较上月小幅下降4.2万吨。在装置方面,7月中旬南亚重启4号线70万吨设备,武汉石化新装置也将于7月中旬开工。
从供应面来看,涤纶短纤新装置投入使用后,将加剧供大于求的局面。目前国内直纺涤纶短纤产能已经突破600万吨。下半年,经纬新纤20万吨新装置将上马,届时福建地区直纺涤纶短纤产能可达90余万吨,成为继江苏地区之后国内第二大生产基地。同时,北方区域产能也将扩大,山东万杰15万吨新装置待投产,随着产能增加也将缩减其与南方区域的价差。
从需求面来看,下游纯涤纱仍旧维持偏弱运转的格局,市场资金流动性不足,且买方压价现象更加明显。布厂库存增多,坯布价格难提,采购纱线愈发谨慎。所幸的是,今年纯涤纱出口表现不错,1~5月我国纯涤纱出口量累计7.95万吨,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129.5%,从一定程度上带动了纯涤纱市场饿走货量。
综合以上分析,涤纶短纤市场反弹之路压力重重,上方点或受制于11000元/吨压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