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网首页 | 搜索 | 产品 | 企业 | 供应 | 求购 | 人才 | 论坛
会员登录  免费注册  新闻订阅  我要投稿
纺织资讯
您的位置:首页 > 信息中心首页 > 正文
【收藏到商务室】

棉储政策进入死胡同 纺织企业经历生死浩劫


http://www.texnet.com.cn  2013-08-22 08:50:00  来源:华夏时报 收藏
华兴纱管

  棉花收储政策终于走到了“死胡同”。

  生意社8月22日讯 记者从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人士处获悉,国家发改委近日就棉花体制改革方案征求意见,内容主要包括废除收储制度、实行直补政策等。接下来,新疆在制定具体的试点方案后,将正式作为试点区域试水。

   “棉花收储政策必须‘刹车’。”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杜珉认为,现行的收储政策的成本太高,而且在执行过程中,造成了棉花市场高价格、高价差、高库存的“三高”问题;而原本希望补贴农民,维持农民种棉积极性的初衷反而被扭曲,最终受益的只有流通企业。

   据中国棉花协会在年初的种植棉花意向调查数据显示,今年国内种植棉花面积创10年来最低纪录。与此同时,国内外棉价差却高达4000元/吨。

  纺织业之殇

   8、9月份是纺织业传统的产销高峰期。然而,在杭州,一些做外贸的工厂不得不将一部分生产线停下来。

   “客户将订单转移到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的情况越来越突出,由于人力、成本等影响,国内纺织的国际竞争力越来越弱。”杭州市轻工工艺纺织品进出口有限公司部门经理林岩告诉《华夏时报》记者。

   事实上,在东南亚国家正享受着约15806元/吨的低价优质棉,接着订单加班生产的时候,国内纺织企业不得不以高出4000多元/吨的价格,购买优劣混杂的国储棉。

   “棉花占纺企总成本的七成,如果使用国内棉花纺纱,企业每吨棉纱产品要多支出成本数千元,以每吨棉纱平均售价3万元计算,多付成本达10%以上。这种价差,让我们根本没法去国际市场竞争,别说美国、澳洲,现在甚至连印度都不如。”江苏大生集团总经理马晓军对记者说。

   由于收储价格提高,小企业成本增加,导致去年20%到30%的产能停产。山东德州、菏泽和河南安阳等地,3万锭以下产能的小型纯棉纺织企业年初就有50%停产。只有拥有购买进口棉配额的大型纺织企业活得还不错。

   “配额只有大企业才有,而且必须购买3吨国内棉花,才能获得1吨进口棉花配额。僧多粥少,配额买卖价格一再飙高。”林岩表示。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高勇在调研中发现,去年大半年时间,国内外棉花差价维持在6000元/吨左右,我国棉价比国际市场的纱价还高。中国对棉花进口实行配额制,而棉纱进口未实行配额等类似制度,不受进口限制,经过首道加工工序后,棉花被制造成棉纱产品。从产业链的角度,大量进口棉纱导致了产业链前端的纺纱企业大量关停。

   要么兼并,要么关停,要么转行,要么倒闭。2011年执行棉花收储政策以来,纺织企业正经历一场生死浩劫。而旨在稳定棉花价格、保护市场各方利益的政策,为何3年不到,却将棉纺织业逼向绝境?

  收储政策“死胡同”

   新棉每年9月上市,一进入8月,棉商们便开始四处忙碌。

   按照国内棉花现货市场价最高价19400元/吨计算,棉商从棉农手中收来棉花,加工成皮棉后,按照20400元/吨的收储价直接进入国家收储库,轻松就能赚得大钱。

   与此相对的是,山东省滨州市无棣县后王家坟村的村民王春民却在犹豫明年还要不要种棉花。这个村的土地盐碱很严重,几十年来,村民一直靠种棉花过活。但今年,这个曾经的“棉花窝”已经没有多少人种棉花了。当地一家棉花加工企业老板说:“今年棉花种植面积至少要减少四分之一。”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贸易行情论坛】 【打印】 【关闭】 【我要收藏
文章关键词: 棉花  收储  种植面积  直补  配额 
「相关报道」
更多精彩要闻
进入要闻>>


免责声明:浙江网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对中国纺织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浙江网
盛生意宝股份有限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站内支持:关于我们 - 服务项目 - 法律声明 - 意见反馈 - 企业邮箱 - 联系我们 - 友情链接 - 纺织数据库 - 快速产品通道 - 外贸助手
兄弟站点:生意宝 - 国贸通 - 中国化工网 - 全球化工网 - 医药网 - 中国服装网 - 机械专家网 - 中国农业网 - 中国蔬菜网 - 浙江都市网 - 中国红娘网 - 南阳商务网
糖酒招商网 - 中国卫浴网 - 中国粮油网 - Global Buyers & Suppliers - ChinaChemNet

中国纺织网 版权所有 1997-2014 浙ICP证:浙B2-20080131
服务热线:0571-88228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