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融合 焕然一新
生意社11月12日讯 技术的改进与融合,有时候往往会达到“1+1>2”的效果,纺织行业的技术改进更是如此。
传统的毛、麻、丝原料,虽然其独特的天然性能深受消费者喜爱,但也有很多不可抗拒的纺织缺点,如服用性差等。利用先进技术,把单一的天然纤维进行科学化改良,可改善纤维的可纺性,赋予其亲肤性、高吸湿性、抗静电性等优良特点。这种科学化的改进,不仅为纺织企业提供更大的利润空间,给人们的生活提供更多的舒适,更是纺织行业发展的不懈动力。
嵌入纺汉麻原纤/棉等多组分混纺纱
完成单位:江苏悦达纺织集团有限公司
所获奖项:2013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项目特点:汉麻种植对土地、环境要求不高,适合于山坡地、荒地、盐碱地等,不与粮、油争地,可提高荒、废土地利用率。同事汉麻纤维的广泛应用,可降低人们对棉花的依赖,减少我国因棉花自给不足产生的供需矛盾。此外,汉麻是天然的金属吸附剂,汉麻种植对水体和土壤起到了自清洁作用,具有良好的环保型性和低碳性,社会效益显著。
技术介绍:该项目研究嵌入纺汉麻原纤/棉等多组分混纺纱,采用总后需装备研究所提供的汉麻原生纤维、汉麻粘胶纤维与精梳长绒棉并加入两根20D涤纶长丝通过嵌入纺纱技术纺制而成。
独特的纺纱支数、混纺比例和原料之间的选用技术。为保证产品品质及功能性,汉麻混纺纱中汉麻总含量应不低于20%,确保抗菌效果。研究汉麻原生纤维纺纱的前处理技术,包括专用油剂的选型、配比、与汉麻纤维混合方式、温度控制、处理时间及效果等。研究汉麻原生纤维、汉麻粘胶、长绒棉以及涤纶长丝的混合工艺技术,包括清花、梳棉机上粗麻纤维的去除方法,解决麻纤维放湿快、纺纱难等技术问题。嵌入纺设备纺制汉麻原纤/棉等多组分混纺纱线技术和工艺参数的研究。
兔毛纺织品防脱毛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完成单位:绍兴文理学院、绍兴亿祥毛纺织有限公司、绍兴市柏富毛纺织有限公司、浙江冠友服饰集团责任有限公司
所获奖项:2013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项目特点:该项目摸索了一整套有关兔毛纤维纺纱(粗纱、精梳、半精梳)、织造、后整理的工艺技术参数和路线,技术研究适应当前市场的需求,具有较好的使用价值和经济效益。
技术介绍:该项目研究、测试分析兔毛纤维的结构、性能等。从理论上探讨兔毛纤维的结构、性能及其相互关系,找出兔毛纤维表面结构的变化及其对纤维表面摩擦系数、可纺性和纺织品脱毛率的影响规律。通过大量实验,选择环保而且适合产业化的兔毛纤维改性处理方法和工艺条件,使兔毛纤维的强力损失在尽可能小的情况下,达到纤维表面鳞片结构改变,从而改善了兔毛纤维的表面摩擦系数,从而改善了兔毛纤维的可纺性,可以有效地防止兔毛纺织品的脱毛现象。采用经过改性处理的兔毛纤维和其他纤维进行混纺、织造、后整理加工成为各类兔毛纺织品,在进行测试分析兔毛纺织品的脱毛情况。根据纤维、纱线、植物的各项性能的测试分析,不断调整各阶段的工艺条件,以期延制出高品质高附加值而且性能优良的兔毛纤维纺织品。
废丝蛋白的提取改性深加工及其综合利用技术
完成单位:东华大学、浙江嘉欣丝绸有限公司、湖州新天丝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浙江嘉欣兴昌印染有限公司
所获奖项:2013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
项目特点:该项目利用缫丝及蚕丝的下脚料及废弃物进行回收、开发、综合利用等,开发出各种丝蛋白产品和含丝蛋白的高档面料,赋予其亲肤性、高吸湿性、抗静电性等优良特点。
技术介绍:蚕丝由18种氨基酸组成,水解后形成多种氨基酸与低聚肽,具有独特的保湿型以及保健功能,含丝蛋白的纺织品具有较好的光泽、亲肤和抗静电功能,大大提高纺织品的服用性能和附加值。
该项目经过对各种蛋白酶酶种进行酶解对比实验,选择出水解效率高的Alcalase酶和Flavourzyme酶。通过一次酶解、复合酶解及二次酶解工业化适用性研究,确定酶工业化生物水解技术,得到各种用途的丝蛋白产品。合成可交联反应性纳米POSS结构化合物,制成具有POSS结构的丝蛋白溶胶,赋予丝蛋白的功能化。通过溶胶-凝胶整理技术将功能化的丝蛋白整理到涤纶织物上或棉织物上,通过活性基与棉纤维上的羟基发生交联反应,可以提高功能化的丝蛋白在棉织物上的含量和牢度性能,得到各种丝蛋白功能化的复合面料产品。
蛹蛋白短纤维研发及应用
完成单位:四川省宜宾惠美线业有限公司、宜宾惠美纤维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所获奖项:2013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项目特点:蚕蛹蛋白纤维可以直接纯纺,也可与棉、毛、麻、涤纶等进行混纺,制成不同规格的纱线,可制作成不同用途的高档面料。蛹蛋白短纤维作为一种全新纺织新材料,具备优良的特性,市场前景广阔。
技术介绍:石油资源日趋匮乏,化纤产业受到越来越多的制约。在这种背景下,以可再生资源为原料的生物纤维将成为未来化工的重要发展方向。长期以来,蚕蛹主要被用来作饲料和肥料,仅少量作为食用或应用在保健品、化妆品中。发展蚕蛹蛋白质资源开发技术,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科技含量和水平,对利用天然资源、发展生物新材料具有重大意义。
蚕蛹白纤维是通过利用高分子改性、化纤纺丝、生物工程技术,将蚕蛹经特有的生产工艺配制成纺丝浆,再同粘胶原液按比例共混纺丝,在特定的条件下形成具有稳定皮芯层结构的蛋白纤维。该项目摸索出一套蛹蛋白短纤维生产工艺方法,建立主要原材料质量指标及检测方法,实现蛹蛋白短纤的产业化生产。
抗菌涤纶纤维在毛毯上的开发与应用
完成单位:临沂绿因工贸有限公司、临沂新光毛毯有限公司
所获奖项:2013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项目特点:该项目通过研究、分析国内外各种抗菌毛毯产品的制作工艺技术,结合企业毛毯生产特点,探索出一套适合白竹炭抗菌涤纶生产的工艺方法,并且研发出高质量的白竹炭抗菌涤纶系列产品。
技术介绍:项目选用竹炭抗菌纺织材料作为毛毯面纱原料。竹炭纤维是最主要的竹炭纺织材料,竹炭纤维运用纳米技术,先将竹炭微粉化,再将纳米级的竹炭微粉经过高科技工艺加工,然后采用传统的化纤制备工艺流程纺丝。竹炭改性涤纶是将竹炭超细粉体一涤纶切片结合,然后通过混练、挤压等工艺,制备成含竹炭的合成纤维母粉,进行混合纺丝。
为了提高常规涤纶毛毯的抑菌性,通过综合考虑选用一种抗菌纺织材料来提升普通毛毯的抑菌性。但是白竹炭改性涤纶毛毯是涤纶毛毯的一种,因此除了要满足功能性的要求外,还要符合毛毯性能的一般要求,特别是毛毯的毛面风格和手感要求。白竹炭抗菌涤纶毛毯替代了以往的低附加值产品,大大提高了利润空间。由于白竹炭抗菌涤纶毛毯具有抗菌和远红外功能性,深受消费者喜爱。
多种新功能精毛纺面料的生产关键技术和产品开发
完成单位:凯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东华大学、海澜集团有限公司
所获奖项:2013年度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项目特点:该项目开发的精纺面料具有优异的外观实物质量及保健功能,光泽优异、具有导磁、远红外及抗菌功效,满足当前人们提出的健康的穿着要求,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介绍:该项目结合了多种纺织功能更新材料及天然抗拒助剂的开发与应用。首先,通过对远红外磁性纤维远红外发射、磁疗等保健功能及物理性能研究,针对其在混纺羊毛织物中的配比和混纺工艺的细节优化进行技术攻关,解决其在混纺过程中的混合均匀度、条干均匀度、毛纱质量均匀度、短毛率、飞花等问题,开发了系列远红外磁性纤维精毛纺产品的加工应用技术;采用纳米抗菌锦纶纤维提高产品的抗菌抑菌保健功能,对纳米抗菌锦纶的抗菌机理、力学性能等进行研究,优化其染色工艺。开发纳米抗菌锦纶纤维的条染技术;借助天然生态助剂对羊毛纤维的助整作用,将羊毛抗菌全过程利用集成技术优化组织,形成抗菌羊毛产业化生产技术;自行开发负离子等多种新功能的精纺面料,填补国内外空白,技术达国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