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永刚:从企业家到投资家
“商业帝国”。
大约20年前,杉杉这个名字因为其生产的西服为人所知,而今这个名字背后已是以资本为纽带的大型企业集群。
从一家单一的服装企业变成如今大型的多元化集团,杉杉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郑永刚对集团的意义不言而喻,他和杉杉的故事从一家濒临倒闭的国有服装企业开始——挽救公司于危难,且在之后不断思索变革。杉杉企业目前已经涉及时尚、科技、贸易物流、金融服务、城市综合
体五大产业。
然而现今的局面也并非杉杉的终极版。近年郑永刚为杉杉描绘的是“中国式商社”,即借鉴日本的模式把杉杉打造成一个全新的“商业帝国”。2009年初,杉杉集团与日本伊藤忠商社实现全面合资合作,两年后两者宣布合力打造浙江第一高楼“宁波中心”,杉杉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领导着庞大的企业集团前进,郑永刚并不认为要在具体的事情上亲力亲为,接受《陆家嘴》杂志采访时他强调“转型要整合资源”以及“去挖各领域最优秀的人才”,他自己则把精力放在把握方向、制定战略决策这类大方向上。对待财富他也是类似的思路,“赚来的钱怎么打理是太太的事”,他强调“我是一个事业人”。
服装故事
回顾一些郑永刚过去的采访,他对于已经展开多元化的杉杉企业仍会被认作服装公司似乎略有芥怀,并曾说“光做服装是件很土的事”。诚然,服装早已是充分竞争的行业,涉足多领域的多元化才真正让杉杉走向更大的舞台,不过服装厂的故事仍然是人们津津乐道的杉杉“前传”。
1989年,郑永刚上任宁波甬港服装总厂的厂长,挽救了这家快要倒闭的服装企业。在以前的许多采访中,他说自己不会做衣服,但却善于把握市场需求。郑永刚接手后,服装厂一改以前厚重的传统西服工艺,生产轻薄柔软不易变形的新西服,在上海打开了市场,一时间杉杉西服的销售火爆非常,全国各地商家都要提前订购抢货。
很快,杉杉就成为了中国服装销售的老大,1996年,杉杉股份在上交所挂牌上市,也是中国服装业第一家上市企业。随后,杉杉的服装产品也更加多元化,女装、童装、针织、皮具等产品纷纷面市。
1999年,杉杉集团的总部由宁波迁至上海,看起来稳坐服装业老大的杉杉在那时酝酿了更多变革。郑永刚觉得,是当年的短缺经济成就了杉杉西服的辉煌,而市场逐渐从卖方转向买方,品牌增多以及消费者理念的成熟,都让单一品牌的市场份额缩减以及影响力也被弱化。
于是,杉杉在1999年开始学习耐克等轻资产公司的做法,借助特许经营的形式,逐步淡出销售、生产环节,专注于品牌经营。那时经过数年发展的杉杉在全国已有数十家分公司,特许经营意味着原来一批杉杉人可能被淘汰出局,可以想象,要打破原有的各地分公司销售模式,必须兼备决心和魄力。
杉杉到上海之后,还开始了多品牌策略,杉杉拿到一些国际品牌的中国市场经营权,并参与设计和运营,至今杉杉旗下已经有20多个国际品牌的经营权。郑永刚曾对媒体说,他们运营了一大堆国际品牌,就如同一个企业承接了多个世界品牌聚集在一起,他希望以这样的方式,实现杉杉服装家族的国际化。
向综合商社转型
郑永刚对于杉杉的思索,并未止步于服装,在服装品牌经营稳定了之后,“闲下来”的郑永刚开始寻找新的路径,于是杉杉企业开始实施多元化战略。
最为值得关注的是杉杉的科技和金融投资板块,这也是郑永刚目前的工作重点。杉杉科技现在已是锂离子电池材料及电解液领域世界排名靠前的企业。“你们现在用的手机,三块电板中有一块就是我的材料。”郑永刚在采访中说。
据报道,当初对于这个项目,郑永刚并不懂报告中复杂的材料学,但他被可能的巨大市场潜力所吸引——电池材料必须高价进口,中国在该领域仍然空白。于是他花大价钱买下了整个课题,1999年,上海杉杉科技有限公司诞生了。郑永刚曾对杉杉科技生产材料还是电池动摇过,但最终确定是材料,因为作为材料供应商,全世界几百家锂电池制造企业都会是杉杉的潜在客户而不是竞争对手。
杉杉科技现在把目光放在了汽车动力电池方面。“还是做材料,直接供应给汽车厂商的材料。”郑永刚对记者说,“全世界的手机电池加起来,还没有2万辆汽车的汽车动力电池大,所以一旦汽车动力电池全面发展以后,将会呈现几何级数的增长,前景难以估量。”
杉杉在科技领域还有一家上市公司中科英华,这也被认为是杉杉在股权投资领域的第一个项目。2000年,杉杉收购的中科英华是中科院的上市公司,郑永刚觉得做高科技产业一定要跟国家的科学研究院紧密结合。
在股权投资领域,杉杉还有很多成功案例,比如宁波银行等。2007年,杉杉为股权投资搭建了专门的平台——杉杉创投成立,并把目标锁定在高成长项目,其中已有部分项目实现IPO退出。另外,杉杉还以合资合作的方式成立了多只私募基金,在二级市场进行投资。
宁波银行在2007年7月登陆A股市场,给杉杉带来了丰厚的账面回报。而除了银行之外,杉杉企业在金融领域还对一些基金和保险公司有投资。
现今金融领域对民间资本开放的时机正在到来,杉杉也在申请成立民营银行。郑永刚说,金融与产业如同孪生姐妹,产业离不开金融支持,只是过去金融不开放,现在终于有了机会,很多民营企业都跃跃欲试。
“钱赚得再多也永远不够,因为企业规模越大,对流动资金的需求也越大,这也是必然的。”郑永刚说。他提起了民营企业、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杉杉的成长很迅速,也是最早的上市公司、知名的品牌企业,在这些光环下,他们并没有亲身体会过融资困境。
除了以上两个方面,杉杉的多元化还涉及园区开发、贸易等。近年来杉杉投资了宁波杉杉科技园、中科廊坊科技谷、中科芜湖科技园等科技园区,还有作为高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宁波杉杉科创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