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成本高涨 美人造纤维物料或首超纯棉制品
生意社4月29日讯 全棉衣服向来受消费者欢迎,不过情况近年逐渐转变。据香港《文汇报》4月28日报道,受企业减省成本及棉花价格上涨的影响,越来越多制衣厂在制衣时混入尼龙、弹性人造纤维及聚酯纤维等。由于部分产品有除臭功能,又不易起皱,因此吸引大批消费者,令美国的合成物料成衣或在20多年来首次超过纯棉制品。
继2008年金融海啸爆发后,不少零售商都希望减低成本。加上主要棉花出口国美国不少农民改种粟米及大豆等利润较高的农作物令棉花价格由2000年至2009年每磅0.54美元(约合人民币3.38元),在过去两年升至0.81美元(约合人民币5.07元),2011年更一度高见2美元(约合人民币12.5元)以上。
据报道,截至今年2月,美国的混合物料成衣市场占有率为48.8%,接近纯棉制品49.1%的市场占有率。(实习编辑:郑慧婷审核:张雪)
转载本网专稿请注明出处“中国纺织网”
编辑:芦苇
「相关报道」
- 棉花挂牌交易日报:订货量续增 均价普涨 (11-30 15:48)
- PTA期货每月行情表--郑州商品交易所(201511) (11-30 15:37)
- PTA期货每日行情表--郑州商品交易所(11.30) (11-30 15:37)
- 新疆棉企设站收购 询价多于采购 (11-30 10:17)
- 南疆中低等级花上市 棉企抢收热情渐退 (11-30 10:16)
- 中国棉花价格指数CC Index及到厂价(11.30) (11-30 09:53)
- 新疆棉花今年减产两成 “卖棉难”现象频现 (11-30 09:22)
- ICE期棉触及一个月高位,受助于德州天气忧虑和美国出口数据 (11-30 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