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装企业“互联抱团”的新机会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佛山人,为港澳童装品牌代工生产,开启了“佛山童装”的发展旅程。
经过30多年的发展,如今佛山童装成为中国童装的旗帜,形成了2000多个不同层次品牌、6000多家童装企业、8000家童装配套性企业、上下游及配套企业的从业人员高达60多万人,年产童装4亿多件。早在2004年就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和中国服装协会联合授予“中国童装名镇”荣誉称号。
然而,一直以来佛山童装做大做强的意识不足,整片产业丛林市场定位也类似,企业之间多竞争少竞合,内在的联动力不足,导致“星星多、月亮少”。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即是未来的改革将更加向市场放权,从而更好地激发经济活力。“以前我们埋怨政府不扶持,其实是我们不够争气!如果我们做好了,政府合理地扶持下肯定是节节高升。所以,更重要是多自省,挖掘产业内在活力。”一童装人如是说。
一场由九家企业发动起来的企业品牌订货会从去年底开始筹划,最终引发了百家企业加盟。4个月间,先后到全国30多个城市实施联展路演,最后在佛山联展,吸引了一大批精准的国内外采购商、连锁买家与电商买家。
以前,童装企业之间来往少,特别忌讳同行上门看版。而今,大家有了新看法:与其内部争得你死我活,还不如形成区域紧密联盟,重新建设佛山童装产业生态,从竞争走向竞合。
在联展的基础之上,新的产业生态正在逐步建立,童装企业相互打开大门,鼓励看版、设计师交流,研究如何整合资源,搭建公共平台。
新经济互联网时代,对于传统制造产业是一场巨大的颠覆。产品生产、渠道开拓的模式,正在发生着巨变。借着新经济,深入产业内部的资源整合已开始预谋。整个产业丛林,树种不再单一是一批一批生产型的企业。
在佛山这个童装王国,一种内生的“互联”内动力正在迸发。童装产业中,已出现一批专注于电子商务的企业,一些专注于提供公共专业设计人才的平台,也分化出专注于生产升级的企业,也有一些专注品牌经营的企业,通过产业内部的整合兼并做大做强。一些童装品牌目前实现将生产订单大外包,比如说佛山品牌卡尔菲特,四分之一的生产企业主导,其它的外包。
“互联抱团”是不可逆转的趋势。整合的力量,或许会令得这个中国童装首席产业集群演绎更多动人的产业故事。
- 国家质检总局公布2015年儿童及婴幼儿服装等15种产品质量全国联... (11-30 08:44)
- 质检总局:童装等不合格产品检出率超10% (11-25 14:35)
- 童装转型不能靠“德鲁克” (11-17 09:50)
- 鞋服企业争赚孩子钱 服饰厂商争相掘金童装市场 (10-30 09:57)
- 美邦服饰三季报净利润锐减178% “渠道+童装”多方出击 (10-29 09:35)
- 儿童服装检查上黑榜,宝宝安全到底该怎么保证? (10-22 10:12)
- 河南省质监局:9批次婴幼儿服装产品质量不合格 (10-20 10:27)
- 美邦服装欲发力千亿童装市场 瞄上爸妈的钱袋子 (10-19 08: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