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市场目标价格政策实施细则“难产”
纠结于品种细节、不相信“理性经济人”的自我修复功能、对差价补贴额度底气不足、担心新政策实施会令临储政策负面效应扩大?
政策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目标价格释义
目标价格政策是在市场形成农产品价格的基础上,通过差价补贴保护生产者利益的一项农业支持政策。
实行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后,取消临时收储政策,生产者按市场价格出售棉花。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国家根据目标价格与市场价格的差价和种植面积、产量、销量等因素,对试点地区生产者给予补贴,而当市场价格高于目标价格时,国家不发放补贴。
具体补贴发放办法由试点地区制定,并向社会公布。目标价格按照生产成本加基本收益确定。
2014年4月初,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发布2014年棉花目标价格,每吨为19800元。
通过以上表述,目标价格政策试点推出的最基本、最关键原则是要进行市场化。而市场化的设计,主要涵盖了三个变量约束条件,即目标价格、市场价格和差价补贴。其中,目标价格为固定量,市场价格、补贴金额为相互制约的变量因素。
目标价格政策利于我国第一产业的稳定发展
从小处着眼,连续实行3年的棉花临储政策弊大于利,难以为继。2011年以来,国家实行的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对稳定国内棉花生产、保护农民利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国际市场价格的持续走低,棉花进口成本大幅低于临时收储价格的矛盾日益突出,国家财政压力不断增强,滋生关联利益方寻租行为,下游产业遭遇高原料成本制约,国际竞争能力急剧弱化,市场主体性活力锐减,市场机制凸显倒退,整个产业的发展陷入前所未有的困境。基于此,倒逼国家必须在新的市场形势下,探讨市场化的棉花调控政策。
从大处着眼,目标价格政策为整个农产品目标价格等市场化政策改革“打前站”。目前,包括棉花在内,国家在白糖、大豆,菜籽以及粮食上都实行了敞开临储、最低收购保护价等储备政策。连续几年,国内价格高于国际价格,国储压力不断增强,市场化元素弱化,国家大量财政资金被占用,相对的是,通过国际商业贸易,大量补贴资金由国际农产品种植者以及国际下游企业攫取,收储政策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
棉花目标价格政策作为试点,顺利推出的话,不仅对棉花一个品种,对于其他的经济作物,甚至粮食作物,都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因此,这“第一炮”必须打响,绝不能稀里糊涂地推出。如达不到形成市场化定价的政策本意,会带来严重后果,到最后甚至不排除会陷入否定目标价格政策本身的尴尬境地。
因此,消除各种利益集团的阻力,摒弃具体品种的细枝末节,完全按照市场化思路,推出棉花目标价格改革政策,并试点成功,最终总结出一套固定的模式(或机制、范本),对我国整个第一产业的稳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制约细则出台的因素分析
政策制定的高度不够,纠结于品种细节
对于此次的棉花目标价格政策,决策者应该高屋建瓴,从整个农产品,甚至从农业稳定战略的高度去考虑,不应过分纠缠于品种细节。
事实上,所有品种都有特殊性,最关键的是要把共性的东西,包括核心要素、监管制度、法律制度(惩罚成本)设计好,维护其权威性,并严格按照三公原则进行公示。而具体的细节交由相对独立方去制定发布,接受社会监督。最终,总结模式经验,并逐步完善推广。
不相信市场主体“经济人”的自我修复功能
目前,我国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虽然口头上强调市场作用、尊重市场主体,但一到具体的政策,决策层总是担心市场参与者联合勾结,进而对市场主体,也即是“理性经济人”的自我修复功能心生怀疑,导致经常大包大揽,事无巨细,到最后深陷细节之中,忘记了制定政策最大的初衷(市场化)。
事实上,此次目标价格政策制定,决策层最担心的也是棉农和轧花厂联合欺骗,获取财政补贴资金。仔细分析,棉农和轧花厂联合,瞒报低价,无疑将压低国际、国内市场价格。我国的下游纺织产业反而会从中受益。这对国家而言,未尝不是好事,毕竟产业链企业上下游都是自己的“孩子”。不过,长期而言,轧花厂显然会从较低的皮棉销售价格中受损。
新疆南北疆面积广袤,棉农与轧花厂很难联合,形成合力。同时,设置较长的样本时间周期,按照平均价格来给予补贴,对于棉农而言,卖得再低,也只能拿平均价的补贴。因此,与其冒着违法风险,还不如选择对自己最有利的行为——完全按照市场规则走。另外,上述情况,由于有了监督监察机制和法律法规的惩罚成本,市场参与方也不会铤而走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