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一棉: 见证中国纺织业的发展足迹和变迁
沈鸿川与他的《拱宸春光》
1958年,杭一棉新扩建西纺车间、新华织造车间投产……一个百年老厂,在职员工6000余人,需要文化将他们凝聚在一起,就这样沈鸿川来到了杭一棉,为工厂职工带来了文化的气息。
每到傍晚时分,沈鸿川就会坐在拱宸桥头,弹奏各式乐器,一批批爱好音乐的青年工人慕乐而来,在他的辅导下,杭一棉文化创造出不朽的辉煌。
当年,拱宸桥下的大运河百舸争流生机勃勃,河上船运的汽轮声、龙舟竞赛的锣鼓声与纺纱织布机声交相呼应,令沈鸿川有了创作的冲动,谱写出一曲脍炙人口的《拱宸春光》。随后这首由工人自创自弹的器乐合奏《拱宸春光》还组团去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演出。
这场赴京演出不仅“捧红”了《拱宸春光》,也为杭一棉带来了另一个重量级节目——舞蹈《巧姑娘》。
赴京的老工人马良英看到山东参演的纺织舞后产生了极大的兴趣,随后他就前往山东学习研究该舞蹈,在返厂后结合杭一棉纺织姑娘的特点创作了舞蹈《巧姑娘》。
每逢重大节日,“巧姑娘”们都要到杭州人民大会堂或工人文化宫去跳舞。偶尔有外宾来访,这个舞蹈队也是站在欢迎队伍最前列。
1959年,当文艺活动在杭一棉遍地开花之时,厂报《杭一棉小报》也应运而生,刚初中毕业,嗜好舞文弄墨的张雪良被调到厂部创办厂报。
张雪良与他的同事们利用空闲时间,用自己的思想和手中的笔记录下一桩桩、一段段杭一棉人献身一线,建设国家纺织工业事迹,“小报”一问世就受到了广大职工的欢迎。
这期间,小报在外观上也做了许多改进,从最初刻蜡板油印改为用老式铅字打印机排版打印。“当初做报纸绝对纯手工,你不单要会写会画,刻印技术更不能差,不然刻坏了,那前面的工作全都白废,必须重新誊刻。”张雪良说,“不过看到刻印出来的一张张小报,被工人们传阅时,感觉忙都是值得的。”
一张小小厂报,记录着工厂的发展、见证着杭一棉的风风雨雨、荣辱兴衰。遗憾的是,如今这张记录着杭一棉50多年历程的小报已经难觅踪迹,它也只能留存在那些老工人的记忆之中。
一家五口与老厂的回忆
张建敏的父亲曾是杭一棉工人,在他的记忆中,当时他最爱跟着父亲上班,一个原因就是中午有好吃的。
父亲节俭惯了,中餐几乎总是家里自带的剩菜剩饭,但只要儿子去了,父亲总会给张建敏去食堂买好吃的。捧着父亲大大的搪瓷饭碗,吃着食堂的大馄饨或凉拌面,真是鲜美无比,百吃不厌。食堂还有其他好吃的,鞋底饼又脆又香,大发糕又松又软。如今想来,还令张建敏口水直流。
除了张建敏自己,他的两个姐姐与杭一棉也有着割不断的情谊,两人都曾在杭一棉子弟学校读书。大姐在杭一棉做过临时工,后来参加市里统一招工考试,到旁边的印染厂工作。二姐则一直在杭一棉工作,做过不同工种,后来被选为东织车间团总支书记,改制之后仍在离退休工人中心工作,负责为老工人联系住院、报销医药费等。
可以说张建敏一家50多年的家族史和杭一棉50年的纺织史乃至杭州50年的工业史已融为一体,分割不开。
今天,漫步桥西,已听不到隆隆的机器轰鸣声,看不见忙碌的纺织女工,但依然伫立着的杭一棉老厂房,写满了岁月痕迹……
厂房下,一根根粗壮的原木撑起的大坡顶,光线从老厂房的木格子老虎窗中透射进锯齿形的厂房中,厂房下已被改造成为了一座座博物馆,展示着一个又一个的文化精品。
杭一棉不在了,但它所留存下来的老厂房却与老工人们风雨相伴,见证着中国纺织业的发展足迹和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