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一棉: 见证中国纺织业的发展足迹和变迁
浙江在线杭州7月9日讯 昔日晚清赢弱,富饶的江南运河吸引了列强贪婪的利爪。1896年,甲午战败后,南浔巨富庞元济顺运河南下杭州,和当地殷富丁丙、王震元合资筹建了通益公纱厂。
1897年,在拱宸桥西,一座汇集当时前沿技术的纱厂竣工生产,开了杭州近代纱厂之先河。
1903年8月,李鸿章远亲高懿丞带着他的实业梦想,来到拱宸桥西侧这块土地,接手了通益公纱厂。
此后几十年间,历经战乱变迁,通益公纱厂几经易手,最后在1956年更名为杭州第一棉纺织厂。
……
在外侵内扰的夹击下,经历百年,纱厂更迭变迁,杭一棉这几个字也慢慢淡出人们的视线,但是它曾经取得的辉煌仍令人铭记。
大厂与它的老厂长
通益公纱厂的建立使古老的运河南端首次响起了机器轰鸣声,一袋袋成品布料逆运河而上,拉开了杭州近代工业的序幕,这也是杭一棉的前身。
通益公纱厂是当时浙江省规模最大、设备最先进,由民族资本开办的近代棉纺织工厂之一,纺织业也成为了拱宸桥这块土地上最重要的支柱产业。
在百余年时间里,杭一棉创造了许多辉煌。作为杭一棉老厂长的方鸿尧,从1952年进厂到1992年离厂,见证了杭一棉一路走来的历程。
当时进杭一棉工作,也让方鸿尧周围的人艳羡不已。“能进到厂里的可都是精英啊,吃香程度可一点都不亚于现在的公务员呢。”
但是对方鸿尧来说,更让他津津乐道的则是杭一棉的创新拼搏精神,“当时为了赶货提高产量,我们还提出了三班改四班的生产模式,24小时停人不停机的连续生产,为工厂提高了10%的产量。”如今无论是在杭一棉内兢兢业业的工作,还是后来转制到其他地方,这种积极向上,勇于奉献的精神,杭一棉人一直保持着。
在交谈中,方鸿尧说起曾经的生产车间也是倍感怀念:“老厂房是我们的骄傲,前不久我去桥西博物馆,发现现在的扇博物馆就是我们原来东纺车间,那也是当时拱宸桥边最高的建筑。”
1980年,因为生产需要,杭一棉原东纺车间需要扩建,但是车间只有7000余平方米占地面积,远远满足不了新的生产需要,眼看工程就要这样夭折了,杭一棉在当时提出了一个大胆设想——向空中要土地,建多层厂房。
经过三年努力,一座高23米五层楼厂房(三层主厂房、二层技术层)拔地而起,这也成为杭一棉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工程。
在方鸿尧眼中,杭一棉是家,他们一家的欢乐幸福,都与杭一棉联结在一起。
挡车工姑娘与她的劳模丈夫
杭一棉对当地人的生活有着很大的影响,在杭州城北居住着许多退休的老工人,在那个属于他们的时代里,每天在车间里忙碌着,一颗红心扑在工作上。
沈金娣就是其中的一位,曾经是杭一棉的挡车工人,也是杭州首批市级劳模。
除了劳模的荣誉,挡车留给沈金娣的,还有重听的耳朵。“我在布机车间,机器噪音很结棍的,挡车工年纪大了,很多人耳朵都有重听。”
如今,沈金娣还清晰地记得,她进工厂那一年,才14岁。在车间里做挡车工,“布机是拖皮带的,线头儿断掉要穿,动作手脚要快,换梭快,抽梭快,布就织得快,蛮复杂的。”
沈金娣当上劳模,用她自己的话说,就是“做出来的劳模”,“早上很早走着去上班,上班连续做8个小时,为了赶工吃饭也是车间里吃的,自己不停钻研怎么可以做得快些,更快些。”
1951年,沈金娣被评为杭州市首批劳动模范。在全市劳模大会上,她不小心绊了一跤,一个小伙子扶住了她。小伙子叫姚方伯,也是劳模,跟沈金娣是一个单位的。
尽管过去50多年,沈金娣回忆起当初那一幕,脸上仍然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姚方伯对我印象蛮好的,后来就托厂里的技术干部来我家说媒。”姚方伯就这样成为了沈金娣相伴一生的人。
婚后,老姚和沈金娣两人仍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沈金娣的挡车工技术越来越高超,她开始“扩台”,人家管一台机器,她可以管两台、三台,在凭产量拿工资的日子里,沈金娣的收入就比别人高。
老姚的贡献更是了不得,当时设备落后,在棉纺车间,棉花变成棉纱,会产生大量棉尘,戴着口罩帽子还很容易损伤身体。老姚钻研好久,改进了清棉机的吸尘装置。从此,车间里扬尘大减,惠及每个工人。老姚还先后去了富阳等地筹建了好几家纺织厂。
如今,老伴已经去世,但是对于沈金娣来说,杭一棉一直有着特殊的意义。“在这里我找到了人生的另一半,也认识了很多好朋友,那些年工作的快乐时光我永远都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