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破局人
2015是服装行业探索改变之道的破局之年,而要改变发生,就离不开人的推动,尤其是那些在服装行业中有影响力、有谋略的人物推动。
服装企业能否实现转型期的顺利过渡,考验的是企业掌舵人的见识和能力。这也是我们今年创办“人物”栏目的意图所在,在同行业先锋人士的对话中,来聚焦行业的每一次改变。
已经过去的2014对本土服装行业来讲并不容易。
随着国际快时尚品牌加大对中国市场的布局力度,本土二三线品牌所受的冲击将更加明显。而劳动力工资的上涨、原料价格等综合成本的上升,让原本依赖竞价优势取胜的本土品牌颇受挫伤,对产业链资源整个力度的不够,也成为阻碍本土服装行业进一步发展的硬伤。显然,要保证本土服装行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我们亟须找到能支持产业发展的下一个支点。
在行业还为寻找产业支点努力奔走之时,消费市场也悄然迎来了自身的匆匆转型。
一时间,原创设计、个性、小众等逐渐取代“某明星同款”、“某大牌爆款”,成为影响消费者购物习惯的关键词。消费者在成长的同时,消费行为也迎来了自身的理性回归。简单的抄版已经满足不了日益细分和个性的市场需求,企业需要通过更加精准自身的品牌DNA。
消费者购物喜好的改变不仅仅体现在对服装产品本身的消费上,购物行为也在一进步改变。线上购物已成常态,线下商业环境进一步恶化。而线上和线下两大巨头在资本市场的较量,也以马云问鼎中国新首富的宝座而告终。这一结果似乎也代表着大家对未来商业变局的判断:实体商业未来将继续在电商的攻击之下承压颇重,怎么改,怎么转型也是商业巨头们在2015年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市场的变化在向商业市场传导之时,也开始向展会延伸,这也让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CHIC)选择落地上海举办。靠近产业集群的新址选择,势必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不少企业的参展成本,扭转CHIC本土参展企业逐年减少的颓势。当然,这种做法在短期内的确能够吸引不少企业参展CHIC,但南迁之后的CHIC要保持长久的竞争力,显然需要找到新的转型方向:在行业发展的“新常态”之下,企业需要什么?展会能给企业带来什么?
在跟多位企业家交流后,笔者发现,大家对服装行业未来发展的悲观和迷惘并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有所缓解,“新常态”之下的生存之道,是企业未来需要长期面对和探索的课题。
面对“新常态”,受伤最深的莫过于曾经历过服装行业发展的“黄金十年”,通过走量实现快速成长的休闲装及运动装品牌。面对追求个性、拒绝模仿、选择更多和善变的90后,企业显然需要通过对这些人群更深入的分析和研究,才能激发起他们的消费欲望,这是时代抛给2015服装业的发展难题,这一切都需要服装人去破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