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A产业链可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实地调研中,记者更是感受到pta产业“黄金时代”的远去。没有了高额的利润,取而代之的是全行业亏损,企业降负荷、停产、检修成为常态。而在产业链中曾处于劣势的下游聚酯企业如今却挺直了“腰板”,在话语权争夺战中表现出了从未有过的“牛气”。
这样的转变其实是产业利润由上游逐渐向下游转移的结果,究其根源,在于成本端的变化。
“目前pta市场已由供需主导转变为成本端主导。”在pta现货市场摸爬滚打数十年的贸易商融程(化名)告诉记者,这实际上是由当前的基本面决定的。油价的持续下跌,使得化工品的成本重心下了一个台阶,而上下游的供需状况导致了各环节利润的差异。
据了解,在px—pta—聚酯产业链中,由于px企业近两年快速增加产能,失去了原有的最为强势的地位。当pta、px生产持续亏损时,国内pta企业以及亚洲px企业减产动力增强。
2014年,国内pta企业进行过两次大的联合限产保价行动,一次在夏季,从5月持续到8月初,最终以限产破裂告终,但此次行动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使px企业让利的目的,pta企业亏损有所减少。另一次是在年底,当pta企业再次启动限产保价时,不料遭遇国际原油大跌。这次限产保价未能阻止pta价格的深跌,但由于挤压了上游px原料利润,pta企业生产利润有所增加。
2014年12月中旬,px与石脑油价差跌至320美元/吨一线,px出厂价被压缩至成本附近,而pta生产利润则难得地回升至200元/吨。
融程表示,受连续三年大幅扩产影响,国内pta生产利润大幅降低,动态利润多数时期为负,或徘徊在成本线附近,而聚酯环节产品库存持续处在低位,产品价格相对pta和meg较为抗跌,生产持续处于盈利状态。
调研中,记者也明显感受到,相对于经营压力较大的pta厂家,聚酯企业的日子要好过一些,其中又以织机织造环节利润较好。正如这些企业的人士所说,货不愁卖,2014年是“笑着度过”的。
集聚酯、涤纶纺丝、进出口贸易为一体的现代大型股份制企业新凤鸣集团,2014年销售量为180万吨(外销占比7%—8%),销售收入150亿元(不含增值税),实现利税6亿—7亿元,利润率为3%—4%。
据该集团下属的浙江新凤鸣进出口有限公司总经理边光清介绍,受涤丝降价以及布匹维持刚性需求的影响,去年10—12月织造利润不错,前期累积的库存也逐渐消化。“涤丝价格低迷淘汰了很多切片纺工厂,去年11月我们取得了两年来最好的月度利润。”在他看来,经过几年的去库存后,聚酯长丝受到很强的支撑,2015年公司的盈利能力有望好于2014年。
在绍兴古纤道化纤公司,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该公司在工业丝方面利润较好。工业丝的生产是先有订单,再有产品,而采购pta是现购现生产,因此在原材料价格下跌的过程中,早前签订的工业丝订单会产生一定的红利。“原材料下跌速度较快,而下游产品下跌速度相对较慢,市场需求也保持旺盛,使其获得较好的市场竞争力。”该公司销售人员称。
从企业生态环境来看,目前下游的聚酯环节要比上游pta环节健康许多。“往年年底很难拿到大批量的订单,聚酯企业1月的开工率环比会下降很多。但是本月没有听说哪家聚酯企业降低开工率的,都在正常生产。”桐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一位销售人员告诉记者,2014年以来,下游需求持续增长,市场处在“最好的时期”,资金顺畅,企业没有什么压力。
随着聚酯生产利润率的增加,聚酯企业对pta企业的议价能力也在逐渐提升。目前,国内pta总产能4348万吨/年,聚酯产能4418万吨/年,两者产能相当接近,但聚酯工厂哪怕全负荷开工,每年也仅能消耗3800万吨pta产能,pta企业的竞争压力进一步加大。对pta企业来说,2015年销售谈判过程艰难,聚酯企业在谈判中占据主动。
另据嘉兴石化相关部门负责人透露,2015年pta销售合约尚未签订,现货销售面临较大压力,不过由于亚洲px产能相对于pta也开始过剩,对下游失去定价权的pta企业,在原料采购方面话语权有所增加。
“2014年12月px进口量之所以达到创纪录的117.8万吨,一方面是由于pta企业有一定的低位囤原料需求,另一方面,pta企业希望借此获得更多的acp谈判筹码。”永安期货分析师王园园表示,2014年acp谈判只谈成两次,pta企业已初步获得了原料采购的定价权,px开工率的调节开始更多地盯住pta行业。
王园园说,目前,在px—pta—聚酯产业链中,作为产能扩张最早的聚酯企业,随着原料端px与pta配套产能的跟进以及聚酯成品库存的降低,2014年逐渐走出不景气周期。与此同时,2015年国内聚酯行业8%的产能增速低于亚洲px与国内pta高达15%的增速,预计pta产业链话语权将会继续“下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