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为什么越来越少人在香港购买奢侈品?
Prada开年就不怎么好过。最新发布的财报显示,Prada自上市以来遭遇了首次业绩下跌,跌幅1%。其中,亚太区由于港澳市场受政治因素影响,业绩下跌了5%。相比之前连年增长的势头,这指数可称为暴跌。
理由听起来比较像狡辩,毕竟Prada自身品牌形象衰老已是不争的事实。但无疑,香港市场近期的几次动荡对整个奢侈品行业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受灾的远不止Prada一家。
借着天然的地理优势及诱人的免关税价格,香港一度成为内地富人最钟爱的奢侈品购买市场。过去几年巅峰时刻,香港的奢侈品销售额占据了全球市场的10%。包括LV和Celine等在内的所有LVMH集团旗下品牌在香港地区的销售额也一度超过8%。
但是过去一年来,事情发生了变化。一方面,当旧金山街头奢侈品门店充斥着“羊年大吉”广告牌时,香港——这个距离内地消费者最近的港口城市却表现出了相反的态度。一系列政治事件使得赴港的大陆游客数量锐减,而许多商圈蔓延的反内地游客行为也进一步激化了矛盾。
一些数字能说明问题。春节期间,内地赴港游客数量超过67万,比去年同期下降了0.16%。这是二十年来大陆赴港游客数量首次出现下滑,而在去年,同期值是增长13.7%。这批在香港被称为“蝗虫”的有钱人选择转站去到日本、韩国或台湾,毕竟那里有同样低价但更加友善的消费环境。
赴港游客在香港停留的时间也变少了。2014年,赴港游客数量超过4700万,其中60%是一日游。在2006年,这个数字还只是38%。这意味着超过半数的游客在香港停留非常短的时间,短到不足以进行大规模消费。
另一方面,国家对“三公消费”及腐败行为的惩治也冲击了内地奢侈品市场。送Gucci包包给官员在过去似乎人之常情(参见雅芳“贿赂门”),而如今,这变成一件危险的事。在Bloomburg给出的图表上,我们看到钟表及珠宝首饰在香港的销售额自2013年下半年开始出现了惊人的下跌。
雪上加霜的是,坚挺的港币对香港奢侈品销售也是一个不利因素。一路下跌的欧元使得欧洲重新成为奢侈品爱好者的乐园,毕竟机票价格也在下跌,而在香榭丽舍大道而不是中环买一只香奈儿,听起来可是更厉害了。另外比较出人意料的还有日本和俄罗斯。2014年末,日元和卢布先后暴跌,日本和俄罗斯淘宝代购的崛起见证了这一短暂的狂欢。
同是与内地咫尺之遥,这一比,香港的吸引力就更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