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rit中国市场营业额减少 转型已晚
拥有Esprit品牌的思捷环球控股有限公司2月23日公布中期业绩显示,截至2014年12月31日的2015财年上半财年净利润暴跌50.5%,从上年同期的9500万港元跌至4700万港元。业内人士指出,尽管思捷环球的改革决心很大,但就目前而言,Esprit复苏之路困难重重。
中国市场
营业额减两成
上半财年,思捷环球旗下多个系列产品表现均不尽如人意,其中Esprit女装、男装以及edc品牌销售下滑幅度分别为14.2%、19.3%以及16.6%。此前表现相对较好的配饰、童装等其他业务销售额也出现下降。根据思捷环球公布的数据,其在亚太区最大市场——中国市场的营业额减少了21.6%,思捷环球表示主要原因是店铺人流量下降及百货公司促销表现疲弱。
对于业绩不佳的原因,思捷环球表示由于销售空间减少、欧洲异常温暖天气、中国退货协议及不利汇率造成该集团2015财年上半财年收入大跌16.3%,从上年同期的128.10亿港元跌至107.16亿港元。业内人士指出,曾经红极一时的Esprit走向没落,除了快时尚品牌的冲击、网络销售竞争的原因外,还有公司自身的原因,包括设计缺乏创新等。“Esprit越来越难看。”消费者吴女士每次经过Esprit的门店都忍不住感叹。
转型一年
效果并不明显
为扭转业绩下滑趋势,思捷环球2012年9月从ZARA的母公司Inditex集团挖来了马浩思担任首席执行官,还推出2014年到2016年为期3年的新转型计划,包括每年节省10亿港元开支,把营运开支占比下降至少50%。为此,思捷环球大规模关闭其在中国市场的门店,并祭出缩短产品上架时间等向快时尚品牌看齐的大招。“现在再向优衣库、ZARA看齐为时已晚。”有业界人士指出,思捷环球转型计划已经实施一年了,但效果并不明显。
坏消息接踵而至,汇丰最新的研报指出,受欧元兑港元贬值拖累,预期思捷今年度将亏损9900万港元,2016年度亏损进一步扩至1.16亿港元。汇丰大幅调低思捷环球的投资评级,并将目标价由17港元调低45%至9.3港元。思捷环球控股表示,2015年下半年业绩仍充满不确定性,因为将开始执行新的垂直模式,预计销售表现会比较波动,而大部分市场经营环境已十分严峻,如果欧元持续贬值,势必影响以港元计算的业绩。另外集团将会警惕控制成本以及减少开支,将会继续关闭一些亏本的店铺。
- Esprit 思捷环球表现疲软 已关闭多家商铺 (10-27 08:54)
- 受到中国以及欧元低迷拖累 Esprit表现低于预期 (09-25 10:49)
- 业绩还是挺糟糕 Zara前高管也救不了Esprit (05-22 10:15)
- Esprit自救效果甚微 同店销售同比减少8.2% (05-19 09:03)
- Esprit归咎营运环境困难 导致第1季财报衰退 (03-25 09:38)
- Esprit:净利大跌 救赎开始 (03-09 09:14)
- 2014年鞋服行业“关店潮”仍将持续 (02-26 08:43)
- 思捷环球巨亏43.88亿 Esprit不敌快时尚 (09-13 1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