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产业转移尚有难题待解
签约额超数千亿
尽管产业转移指导目录还未发布,但资金已经开始青睐这个更大的市场。
据不完全统计,京津冀投资意向签约额已超数千亿元。诸如信息技术、装备制造、商贸物流等产业,在天津、河北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
河北省此前出台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实施意见,梳理出64项重点工作,确定40个承接合作平台。2014年,河北省从京津两市引进资金3757亿元,占引进省外资金总量的51%。天津则在产业对接上深化与北京科技创新合作,加快建设未来科技城、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京津中关科技城,打造京津国家级创新主轴。
也许正因如此,处于京津冀一体化大背景下的2015中国·廊坊国际经济贸易洽谈会更引人注目。据不完全统计,在5月18日至21日的4天时间里,投资意向签约额超数千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投资企业大多来自北京。以廊坊市永清县为例,其合同引资高达1241.6亿元。其中,永清成功签约投资800亿元的银泰未来产业园项目和投资50亿元的永清国际商贸中心项目。此外,永清还签约北京西城·永清现代物流园、泛海国际产业园、环保石材城、北京交大科技孵化器、永清新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港、房车组装7个项目,涉及高端制造、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等领域。从投资企业所在地看,北京企业有6家,占总家数的2/3。
早在今年1月1日,河北廊坊,作为北京动物园与大红门服装批发市场外迁的首个落地项目,河北省廊坊市新动批红门服装城正式开业。沈云昌认为,随着《纲要》颁布日期的临近,河北将会承接越来越多的首都外移产业。
搭上产业转移列车的并不只有河北省,诸如信息技术、装备制造、商贸物流等产业,在天津也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阿里巴巴、当当网、凡客、亚马逊、京东、唯品会等电商也已先行转移到天津市武清区。
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突破口之一的产业转移,已经开始提速。
河北工业大学京津冀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峰认为,之所以选择这八类产业进行转移,一方面是立足于源头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考虑,另一方面也是与三地产业发展基础和优势相结合。
产业转移仍有难题
尽管现在已经有部分企业开始行动,但在沈云昌看来,产业转移的工作要想顺利落地实施,仍然有不少难题需要破解:
第一,产能过剩、有污染的企业是转移还是淘汰?很多中西部地区为了经济发展,希望承接京津冀转移,但是产能过剩有污染的企业,特别是一些社会责任重大的国企,往往陷入一种“死不得、活不了”的困境,对于这类企业而言,是转移还是淘汰,成为产业转移中的最大问题。
第二,转移过程中出现切断产业链的情况,如何在空降异地后重构产业配套?对京津冀各地而言,无论是区域内转移还是区域外转移,都希望把研发设计、总部经济、品牌营销等生态无污染、高税收、高附加值的企业或企业一部分留在当地。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转移出去有可能形成当地产业空心化,另一方面是转移出去的制造业空降异地往往缺乏产业配套,导致产业配套成本上升。如何重构转移方与承接方两地产业配套,是第二个难题。
第三,如何合理重新分配产业转移关联区域间利益?要产业转移顺利,一方面要真正促进双方经济发展,另一方面要在财政税收方面合理协调。如何让“合作共赢”真正落地,也是一大难题。
此外,企业转移带来的GDP、税收和政绩转移,也是京津冀产业转移要解决的一大难题。
长期关注京津冀产业转移进展的李峰认为,在三地产业转移过程中,涉及财政分权的问题,是下一步改革的难点和重点。“京津冀发展希望成为全国改革的示范区,破除行政区划成为协同发展的全国示范样本,这个过程中财政体制是一定要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