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产业转移尚有难题待解
“提升环保水平、坚持转型升级、维护整体利益的出发角度,成为此次产业转移的最大亮点。”中商智库副总裁沈云昌对法治周末记者如此评价京津冀产业转移。
由工信部等部门制定的京津冀产业转移指导目录目前已经定型,或于近期发布。指导目录大致有八类重点产业,需要河北、天津来承接,分别是信息技术、装备制造、商贸物流、教育培训、健康养老、金融后台、文化创意、体育休闲。
在非首都功能外移中,产业转移一直被认为是京津冀规划中的重点和难点。在沈云昌看来,此次重构京津冀区域产业定位的计划,将进一步倒逼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外移。
6月13日上午,北京市市委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传达学习《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纲要》。有专家认为,此次北京召开专门学习,意味着《纲要》已经下发至省市。
在6月8日召开的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上,河北省省长张庆伟指出,近期《纲要》将正式颁布实施,这标志着协同发展由“顶层设计”阶段转向“全面实施”阶段。而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三大突破口之一的产业转移,也在逐步加速。
产业转移有三大亮点
京津冀产业转移指导目录中,北京是产业输出方,河北与天津则是扮演了承接者的角色。
查询资料后即可发现,北京在近些年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对于企业的外迁工作一直没有停过。尤其是2008年奥运会前的调整,更是对当前的产业布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根据2002年3月制定的《北京奥运行动规划》,2008年之前重点加强冶金、化工、电力、水泥等行业生产污染控制,东南郊化工区和四环路内200家左右污染企业将全部完成调整搬迁工作。
这一时期的北京,开始大力发展首都经济,并把工业布局作为重点。进一步加大搬迁调整力度,到2008年,要求全面完成四环路以内污染企业的搬迁或淘汰任务,主要发展各类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和金融保险、商品流通、邮政电信、文化体育等服务业。
而这样的举措,也带来了双赢的结果——既有利于北京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环境治理,也给河北的一些地区带来了税收等财政收入。
但随着京津冀一体化战略的实施,产业同质化竞争严重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教授祝尔娟表示,通过相关模型计算,可以看出,京津和京冀的产业结构相似度远低于津冀,表明目前京津和津冀间优势产业重合度较高,存在严重的产业趋同的竞争倾向。
统计资料显示,目前在京津冀三地的产业结构中,北京70%到80%为第三产业,高度聚集了科技和金融产业;天津则是第二产业和服务业均接近50%;而河北则仍有将近12%的农业,近50%的第二产业。
为了解决这一弊端,北京产业外迁方案的大方向开始向“挪工业、基础设施和教育医疗资源”调整,这也在此次的指导目录中有所体现,信息技术、装备制造、商贸物流、教育培训、健康养老、金融后台、文化创意、体育休闲八类产业,与以往相比,有着很大差异。
沈云昌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认为,指导目录所体现的思路来看,京津冀一体化战略下的产业转移,呈现出提升环保水平、坚持转型升级、维护整体利益三大亮点:
第一,提升环保水平。以前产业转移,将一些重工业迁出北京,仅仅考虑了北京小区域的环保要求。而此次的产业转移是考虑京津冀大区域的环保要求,并且不是单纯地转移,而是转移中加强环保,整体提升环保水平。
第二,坚持转型升级。产业转移不是目的,转型升级才是目标。以往的转移更多地是企业到别的地方生产,此次转移的国内国际大背景与以往区别甚大:国内大背景是我国中低端制造业过剩,高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不强;国际大背景是美国为主导的TPP和TTIP跨两洋战略对国际贸易投资提出更高的知识产权、环境、劳工等标准。在这样国内外大背景压力下,此次京津冀产业转移更强调转型升级、优胜劣汰,力图建设更有国际产业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第三,维护整体利益。在重塑京津冀产业集群竞争力、重构京津冀产业定位、重获蓝天白云环保要求的总战略指导下,各区域的财政利益变化,将不会成为重点考虑对象,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因此此次产业转移、对接、提升、落地都不会因为局部地方利益变化受到过大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