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作就没有“互联网+”
在这个言必谈“互联网”,创新必称“互联网+”的时代,互联网似乎成为企业、甚至产业转型升级的金字招牌,身处行业之中的人们都试图在“互联网+”的国家战略下寻求自我突破。那么,什么是“互联网+”?
作为马化腾今年提出的4个建议之一,他这样解释“互联网+”:“互联网+”是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与各行业的跨界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并不断创造出新产品、新业务与新模式,构建连接一切的新生态。
既然是一种新的生态,那必然需要新的指导思想来与之匹配,才能完成真正的深度融合而非浮于表面。所以,搭“互联网+”的顺风车需要一种开放的思维和学习的能力。
这不仅需要企业掌舵者用开放的互联网思维去寻找合作伙伴,也需要企业去学习如何通过互补来完成合作,这种互补,并非简单的功能上的互补,而是用户体验上的互补。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想要满足用户全方位的体验单靠一己之力是不现实的。随着被大多数人信奉的“木桶理论”、“短板理论”走下神坛,人们清晰地意识到成熟的社会运作要靠团队合作而不是单打独斗,这也与“互联网+”战略所倡导的理念不谋而合。因此,任何企业不必再过于纠结自身的弱点,而要用开放的眼界去寻找与自己目标客户群体匹配的合作伙伴,结合两者的优势,共同创新,以互补互助的姿态迎接变革才是企业、行业融合转型的发展关键。
企业一旦抛开对自己弱点的纠缠,更专注于巩固和拓展自己的优势将使企业快速成长为一个领域的专家甚至权威。再通过“互联网+”战略,集合更多具有相同水平、共同目标的优势企业一同迎接产业变革,将碰撞出新的火花和希望。
但是“互联网+”不是万能的,传统行业从来不乏嫁接互联网行业的失败案例:永辉超市旗下的生鲜电商网站“半边天”上线不足百日便悄然下线;立志成为“线上国美”的富士康旗下电商网站“飞虎乐购”黯然收场,在天猫商城上开张不足两年的富士康官方旗舰店“富连网”也已关闭;华润集团旗下的网上商城“万家摩尔”宣布停运……传统行业巨头们折戟互联网沙场,说明“互联网+”并非谁都玩得转。
如果传统企业对于“互联网+”的认识始终停留在“一个‘高大上’的热门词汇”,而不能以开放的思维去理解运用它,那么“互联网+”只能是词汇记忆表里的一个新增单词而已,别无他意。
想要拥抱“互联网+”,先改变自己。不然,机遇也可能是甲之蜜糖,乙之砒霜。